2012年度即墨市“道德模范”事跡
解偉:捐獻遺體鑄就生命永恒
解偉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8歲時被診斷患上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醫護人員當時推斷他活不過18歲。但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成長到了23歲。7月4日,他的病情突然惡化并一度昏迷。生命垂危之際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想捐獻全部器官挽救更多人的生命。7月5日孩子的母親代孩子在自愿捐獻器官的申請書上簽下名字。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萎縮,使行動能力漸漸消失,直至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疾病。國際醫學界稱之為“漸冰人”。
“病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解偉的主治醫生林輝說,隨著病情的加重,他自身的各項免疫力已經嚴重下降,“特別是肺部出現了嚴重的感染,肺部存在積液,已經無法自主呼吸,必須要靠呼吸機的輔助進行。”林輝介紹說,因為病情嚴重,解偉隨時都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他自己也可能意識到這一點了,這次他要求特別強烈,希望能捐獻自己的器官。”宮小青說,在兒子的要求下,他們聯系了即墨市紅十字會簽署器官捐獻申請書。
7月5日上午,在接到宮小青母子的電話后,即墨紅十字會負責器官捐獻的工作人員李堯利來到醫院為其辦理了申請。宮小青認真地閱讀了一下相關的材料后 ,在申請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而簽完的那一瞬間,宮小青已淚流滿面。“ 不管怎么樣,孩子的愿望總算是實現了一大步了。”
對于兒子為何會想到捐獻器官,宮小青解釋說,“如果不是社會好心人幫助,兒子可能早就沒了。”宮小青說,她跟兒子的苦難生活曾經被媒體報道,一方面醫院給予減免了醫藥費,另外一方面有很多的熱心人在看到報道后給他們捐款捐物 ,“在熱心人的幫助下,我們的生活有所改善,而從那時起孩子的心里就一直想著回報社會。”宮小青說,兒子喜歡看電視看報紙,有一次在媒體上看到有人捐獻器官,從那天起兒子就萌發了把器官捐獻給社會的想法。開始的時候孩子的姥姥想不通,但懂事的解偉就做姥姥的工作,姥姥最后也慢慢同意并且開始支持孩子的想法。“ 這次病情加重 ,他再一次把這件事提了出來,我們知道他是想趁著自己意識還清醒的時候盡快完成自己的心愿。”
解偉于7月5日晚10:30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可是他仿佛仍然還在我們身邊,他的捐獻可以救助更多深陷病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