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許多市民開始在家里儲備一些農副產品,木耳、菌菇、黃花菜等易保存的食品成了許多市民的選擇。記者探訪撫順路批發市場發現,來自東北云南等地的野生山貨占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價格相比去年也上漲了一到兩成,但卻鮮見青島本地產品。
主打山貨超過50種
“這是正宗的東北花菇,個大肉厚,口感更是沒得說。”撫順路批發市場恒大日優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大日指著自己貨架上的各種菌類產品介紹。記者探訪撫順路批發市場多家山貨店發現,黑木耳、白木耳、白花菇、冬菇、松茸、猴頭菇、黃花菜等五十余種山貨成了今年年貨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僅黑木耳,記者就在市場上發現了大小不同、產地不同的七八種產品。野生菌的分類更是難計數,來自東北和云南的野生菌多達百余種。
價格漲了一到兩成
價格方面,黑木耳的價格從50—80元不等,野生菌的價格則要更高一些,從80—200元不等。很多店家向記者重點推薦了產自云南的松茸,這些松茸的價格從130—300元不等,和往年相比,今年山貨的價格上漲了一到兩成。蔡大日介紹,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后,許多消費者上門要求購買松茸,今年松茸的銷量至少是去年的三倍。
撫順路干貨批發商翁先生介紹,春節期間是各種干貨的消費旺季,因此批發價格會比平時有所上漲,另外這些商品的產地在云南、東北等地,運輸、人力成本也在逐年上漲,所以總的價格也會略高一些。
多來自東北和云南
撫順路批發市場九成以上上貨來自云南和東北地區。山貨批發商陳先生介紹,東北和云南的山區面積龐大,如東北的長白山系和云南的眾多山區,因此在生產山貨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產量也比其他地方大很多,主要以野生菌和木耳為主。已經經營了十多年山貨生意的陳先生介紹,以野生菌為例,東北山區出產的野生菌以個頭較大的花菇為主,蘑菇的整體顏色較淺,而云南等地出產的菌類個頭較小,顏色較深,后期的加工比較精細。而從木耳這一類來看,南方木耳葉片較小,北方木耳葉片比較大。“相比云南,東北的距離更近一些,另外東北是傳統的山貨產區,產量要更大一些。”陳先生告訴記者。(記者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