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58歲大媽玩“跳槽”
早報訊 昨天,即墨新年首場招聘會在鶴山路廣場上舉行,約有上萬人前來尋找工作。記者調查發現,外地工潮還沒返回,前來應聘的都是本地土著,而且基本上都是想“跳槽”的工人。58歲的即墨徐大媽去年做保姆嫌工資少,大年剛過就來到招聘會上重新選擇工作。
“去年工作的地方雖然待遇不錯,但離家遠了,想換個地方。”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墨首場招聘會上遇上了找工作的市民張義崗,他轉了一上午,幾乎把所有適合他的工作都看了一遍,但還是沒定下來。今年30多歲的張義崗告訴記者,去年他在即墨一家大型針織企業上班,月薪也在3000元左右,可是因為離家有些遠,孩子老婆都照顧不到,所以今年想再換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記者在招聘會上看到,即墨58歲的徐大媽正在詢問家政保姆工作。她告訴記者,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她在家閑不著,去年一直做保姆工作,但月薪太少了,今年想再重新找個人家,看能不能多賺點錢。
記者調查發現,像昨天來招聘會的跳槽找工作的至少占了八成以上。
中介招一人凈賺100元
早報訊 昨天上午11時許,盡管還是大年初六,但位于杭鞍立交橋下的一處勞動力市場上已經是人頭攢動。
水產加工廠招技術工,月薪2400元,包吃住……記者看到,這里的招工板上已經貼上了不少招工信息。在這里擺攤招工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僅大年初六一個上午,她這里就新添了14條招工信息,大部分都是青島市區范圍的小企業,來這里招聘工人。除了張貼招聘信息的方式,企業老板還可以委托在這里擺攤的中介招工。“今年中介費比去年高,招一個工人要收100塊錢,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企業委托我們幫忙招工。”劉女士說。
在杭鞍立交橋下的勞動力市場,記者發現絕大部分在此招工的都是一些小微型加工企業,且多在市區內。對此,劉女士表示,市郊大一些的企業,一般都不會在這里招工,往往都有自己的渠道保障用工需求。“今年招工還是比較困難,但沒有往年那么嚴重。”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德誠機械設備加工廠總經理孫誠志告訴記者,過去幾年,年后招工一直是企業最頭疼的事情,而今年形勢相對好一些,一方面企業調整了用工機制,通過提高福利待遇、工齡工資等保留老員工,另一方面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減少對人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