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國際 > 正文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傳染百余人 愈后躲10年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2013-02-25 16:19:15 字號:TT

  原標題[“毒王”:和“非典”一起“隱身”]

“毒王”黃杏初在東方村的房屋

“毒王”黃杏初在東方村的房屋

“非典”已過去十年,仍有太多謎團至今無解

“非典”已過去十年,仍有太多謎團至今無解

  從離奇感染“非典”,到一度“失蹤”,后來在各方的呼吁下站出來說話并捐獻了血清,但接下來又再度“隱身”。轉眼十年,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河源廚師黃杏初,他的身影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去河源尋訪黃杏初,他老家的三層樓房已經棄置,一家人連過春節都沒有回來。可是救治和關注過“毒王”的多名醫護人員一直在尋找他,“非典”如此來無影、去無蹤,實在不符合流行病的特征,留下了太多的謎團!

  “毒王”遠走,隱姓埋名

  黃杏初的老家在河源市紫金縣柏埔鎮東方村,記者從東方村村委出來,沿著鄉間水泥村道向前走,不一會就看到貼著紅白相間瓷片的一棟三層小樓,這里就是黃杏初的家。盡管小樓旁的老房門口還貼有紅紙墨字的春聯,但是散步經過的黃春南老人說,春聯是鄰居幫忙貼上去的,“客家人的風俗,老房子即使不住人,春聯還不能省”。

  東方村村主任吳少松說,2002年底,在深圳一家客家菜飯店里做大廚的黃杏初突然回來了,因為發了高燒,回來休息、治病。在家住了幾天沒治好,就轉去了河源,后來又去了廣州。病好后很多人找他,一家人不勝其擾,他找工作也遇到了問題,一度對外面的人很抗拒。

  “非典”后黃杏初又外出了,很少回來。兩個孩子在河源讀書,他的妻子就跟去河源為孩子做飯。黃杏初的父親前幾年去世了,他的母親也就隨黃杏初搬走了。這個曾經很熱鬧的院子就人去樓空,安靜了下來。

  “黃杏初頭腦靈活,很會做生意。”吳少松說,黃杏初妻子的娘家在紫金縣臨江鎮,屬于紫金縣的工業開發區,人口比較集中,商業也繁榮,黃杏初看中了那里,留下來開飯店。

  “黃杏初自己當老板,又忙采購、又掌管廚房,平常非常忙。”吳少松透露,不僅在臨江鎮,黃杏初在深圳也還有生意,所以兩地奔走,很少有時間回來。記者問起黃杏初妻子的名字,吳少松想了好久也沒想起來。

  黃春南透露,春節后村里有一家人辦喜事,黃杏初匆匆回來過一趟,沒有住,就又走了。黃春南曾去黃杏初在臨江鎮上的客家飯店吃過幾次飯,但不愿意透露飯店的具體地址,“既然他本人不想有人打攪他,就不要去找他了吧!”

  紫金縣柏埔鎮衛生院負責人幫記者嘗試聯系黃杏初的家人,幾經輾轉查到了黃杏初妻子鄧麗娟的電話。在電話中鄧麗娟表示,黃杏初身體恢復很好,沒有什么后遺癥,工作也非常忙;并且由于一直從事餐飲行業,為避免顧客因不必要的顧慮而影響生意,他不愿再接受采訪。“事情早就過去了,我們只想安靜地過日子!”

  記者在黃杏初東方村的老家再次撥打鄧麗娟的電話,希望了解他們家詳細的近況。但她再也沒接電話。村主任吳少松和柏埔鎮衛生院負責人也用自己的手機撥打,同樣再沒人接聽。記者發稿前一直沒能再聯系到她。

  “非典”后,黃杏初躲避公眾的視線,幾乎是一種常態。只是在廣州軍區總醫院公開出現過一次,接受了媒體的采訪。當時他就直言,希望過安靜的生活,希望患病經歷不影響自己工作。

  2003年已過去了十年,為何黃杏初如此介意自己的經歷,他的身邊人真的歧視他?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東方村村民和河源本地官員都直言,其實沒人歧視他,可能他過于敏感,也可能和他自己的經歷有關。村民說,黃杏初康復后又回到深圳的酒樓上班,卻不料因為他的回歸,酒樓的生意一下子淡了。這讓他不僅丟了工作,連帶著也影響了老板的生意。“當時黃杏初又愧疚又絕望,確實對社會的過多關注感到恐懼!”

  記者在對“非典”患病者群體的采訪中,確實也有人反映,經歷歧視確實存在。和黃杏初前后發病的河源市民郭先生,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郭先生說,他為爭取“非典”患者的權益四處奔走時,有些人、甚至有些官員,見他來了馬上去敞開門,又打開窗;還有些人看他的目光總有些異樣。“這不是歧視是什么!”

  郭先生說,加上黃杏初是做餐飲生意的,更怕人們有擔憂心理,躲開公眾視線是自然的,“我理解他!”

  九名醫護,相繼“毒”倒

  黃杏初是2002年12月發病的,那時“非典”一詞還沒誕生。黃杏初被送往河源市人民醫院后,接著被轉送廣州軍區總醫院。黃杏初是康復后回醫院復診時,才從醫生口中聽出自己曾患的病就是后來令人談之色變的“非典”。

  接下來“非典”肆虐廣州、香港、北京等地,并席卷全國,而參與早期搶救、轉送黃杏初的9名河源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幾天后都發燒了,最終確診感染上了“非典”。也正因為他傳染了很多人,黃杏初后來被人們稱為“毒王”,是廣東“非典”期間少有的幾個“毒王”之一。

  葉鈞強就是2002年12月份河源市人民醫院接診黃杏初的醫生。

  “那時的河源市人民醫院醫療條件很差,所謂救護車就是金杯汽車改造的,病人、醫護人員和司機都在一個空間內,很容易感染病毒。”葉鈞強說,加上那幾日奔波勞累,兩天后他就出現了發熱、咳嗽。他病倒了,接著,接診過黃杏初的幾名護士、護工也倒下了。

  在染病的醫護人員中,葉鈞強的病情最重,后來他被送到了自己曾送黃杏初去的廣州軍區總醫院救治,在生死線上走了一回。2003年春節前夕,葉鈞強度過了危險期,撿回了一條命,他回到河源后又住了兩個月院,身體才慢慢恢復。

  然而葉鈞強恢復得并沒有黃杏初好,雖然命撿回來了,但病毒損傷了他的肺,留下了"非典’后遺癥”。至今,葉鈞強每到天氣變化的時候,就容易咳嗽。“每年從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有半年時間會咳嗽不止。”以前他最喜歡踢球,后來再不敢碰了。

  十年了,他從未停止吃藥。“有一種叫高露施的進口藥物,治療‘非典’病毒引起的肺部纖維化很有效,連吃3-5年對肺功能會有很好的改善,但這種藥很貴,服用期又長,一般人都吃不起。”葉鈞強說,他自己只吃過三個月。

  被黃杏初感染的其他8位醫護人員,多發病較輕,就在河源市人民醫院隔離救治。但也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后遺癥。護士阿琴(應被訪者要求,化名)肺功能也有所改變,一旦感冒就氣喘。

  “最慘的是有兩位女同事,都懷有身孕,一位確診感染了‘非典’,在搶救中孩子沒了,為不再重揭那塊傷疤,在她面前大家都不再提‘非典’。”也曾感染非典的護士肖冬梅說,還有一位同事屬于疑似病例,最終沒確診,但當時也發燒治療過,她當時懷的孩子后來生了下來,但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很多人懷疑這和感染“非典”有關!

  “毒王”家人,無一中招

  不少專業人士十年來一直在關注著黃杏初這個“非典”病例。在黃杏初病愈出院后“消失”的那段日子,時任河源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現任河源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的傅愛鋒就在急切地尋找他。尤其是后來“非典”疫情肆虐時,盡快找到黃杏初這個發生在河源、全球最早確診的病例,并做流行病學調查,就顯得非常必要。

  后來黃杏初露面了,傅愛鋒也如愿以償,不僅隨訪了他,還調查了他的家人及接觸過的人。遺憾的是,十年前盤桓在傅愛鋒心頭的很多疑問至今都無解:“非典”來得突然也去得突然,它到底來自哪里?為何傳染了很多醫護人員,其家人卻無一人確診?作為一種病毒為何后來突然消失無蹤?……

  傅愛鋒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黃杏初和他的家人都抽血化驗過,體內“非典”病毒抗體都呈陽性。

  作為上級部門的廣東省疾控中心,同樣關注黃杏初這個病例,但對流行病學的調查也感到失望。“當時我們該問的都問了,還是沒有任何結論。”該中心流行病防控所所長何劍峰說,他們同時也對佛山、中山那邊的早發病例進行過調查,很遺憾都沒有結論。

  在河源,還有一位親歷非典、又一直關注“非典”病例的專家,他是時任河源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現任河源市中醫院院長的殷漢華。近日他在辦公室里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非典”如此來無影、去無蹤,實在不符合流行病的特征,留下了太多的謎團!

  “令我們自豪的是,河源雖然出了全球首例確診的‘非典’患者(黃杏初),并先后有19人確診感染,但無一人死亡。”殷漢華說,當年的河源市人民醫院就蝸在老城區里,破落、陳舊,軟硬件水平都很低,卻打贏了非典這一仗,原因也耐人琢磨。

  “后來一位臺灣研究‘非典’的學者來調查,在無數的疑團面前,他得出的結論是,這里空氣對流好,稀釋了傳染病房中的病毒濃度!”殷漢華說,醫院建在東江邊,空氣對流確實好,這一點也作為經驗在后來的抗非戰斗中發揮了作用,很多醫院甚至用大型抽風機促進空氣對流。

  經歷過“非典”已浴火重生的河源,如今醫療系統和疾控系統早非十年前可比,在國家、省市的重視下,河源市人民醫院搬到新城區,高標準建立了全新的院區,硬件設施一流,目前已榮升三甲醫院。而原來地方狹小的河源市中醫院,搬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原址,并新建了大樓,醫用面積比原先擴大了十倍;另外市疾控中心、市婦幼保健院也煥然一新,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正在建設。“非典十周年之際,河源的突發疾病防控體系即將建成!”

  “非典”風暴始末

  2002年11月2003年6月

  2002年

  11月16日 廣東佛山發現首個非典病例。

  2003年

  1月廣東省衛生廳接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報告:該院收治了兩名肺炎病人,該院接觸過上述兩名病人的醫務人員中有八人發生同樣疾病。

  1月21日中山市報告類似病例,當天下午,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專家到現場指導。專家組現場完成《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調查報告》,正式將這類病例命名為“非典型肺炎(不明原因)”。

  2月28日廣東全省累計發生病例789例,其中醫務人員222例;治愈出院404例,死亡28例。

  3月15日 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疾改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SARS)。

  3月25日 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殉職,她是抗“非典”戰斗中第一位被患者傳染而犧牲的醫護人員。

  3月中旬至4月1日 網上流傳的“北京疫情”部分在現實中得到證實。

  4月16日 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宣布,病毒已經找到,正式命名為SARS病毒。

  4月20日 這一天標志性的事情包括:

  1.北京“非典”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例,較之前一天成倍增加。

  2.衛生部決定,原來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為每天公布。

  3.非典被列入我國法定傳染病。

  4.由于防治“非典”不力,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北京市委副書記孟學農被免職。

  4月21日至4月底 北京“非典”疫情嚴峻,最高一天新增病例達150多人。

  4月24日 北京市中小學開始停課兩周;對人民醫院實行整體隔離,這是該市第一家被整體隔離的單位。

  4月26日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兼任衛生部長。

  5月1日經過8天的緊急籌建,北京市第一家專門治療“非典”的臨時性傳染病醫院小湯山醫院開始接收病人。軍方支援北京的醫護人員1200余人陸續到位。

  5月9日北京新增病例數首次減至50以內;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第376號令,公布施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要求,將把農民工納入防“非典”統一管理。同日北京宣布,醫務人員的感染比例已經呈明顯下降趨勢。

  5月15日 小湯山“非典”醫院第一批7名病人痊愈出院。

  5月23日 深圳和香港的科研人員聯合宣布,從果子貍等野生動物體內找到非典病毒前體。

  5月29日 北京新收治確診“非典”病例首次降到零;當日確診與疑似病例之和也首次降至個位數。

  6月2日 北京疫情統計首次出現三個零:新收治直接確診病例為零,疑似轉確診病例為零,死亡人數也是零。

  6月8日 北京首迎新增“非典”病例零記錄。

  6月13日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即日起解除到河北、內蒙古、山西和天津的旅游警告。

  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顯緩和,已符合世衛組織有關標準,因此解除對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排除。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于都县| 临沭县| 策勒县| 寿宁县| 互助| 武冈市| 穆棱市| 宣化县| 密山市| 石景山区| 都匀市| 海伦市| 瑞金市| 拜城县| 彩票| 阿拉善盟| 辛集市| 苏尼特右旗| 黄龙县| 汪清县| 中山市| 攀枝花市| 玉龙| 察哈| 淳化县| 马边| 腾冲县| 洪雅县| 赤壁市| 长沙市| 南昌市| 武乡县| 垫江县| 德庆县| 拜泉县| 苍溪县| 嘉定区| 敦煌市| 华容县|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