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的瓷器摔成瓷片、快遞的電腦變成磚頭、快遞20天未到變慢遞……在網購日益興盛的今天,負責貨物運輸的快遞業也得以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快遞的投訴也日漸增多。1月25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修訂后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于快遞企業運輸服務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詳細規定,特別是根據市民的投訴熱點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出現違規情況,企業最重的處罰可吊銷許可證,員工則依法追究刑責,該《辦法》將從本周五起施行。昨天記者走訪發現,快遞企業為了避免挨罰也都制定出一些新政策規范員工行為。
????記者探訪 攝像頭24小時盯分揀
????去年夏天,家住李滄區重慶南路的郭女士從廣東一家家具廠訂購了全套的實木家具,可是快遞公司將家具送到她家中時,她發現小茶桌、兩把椅子都在運輸中損壞,這3樣家具的總價值在兩萬元左右,但最終她只獲得了2000元的賠償金。如果這起糾紛發生在今年3月1日之后,快遞企業除了要承擔賠償責任外,郵政管理部門還將對企業處1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針對即將試行的新規,昨天,記者分別到位于泰安路、華陽路、大港一路等多家快遞企業探訪,發現業務員們在分揀貨物時都挺規矩,不管是大宗快遞,還是只有巴掌大的小件,基本都是穩穩放在操作臺上。“現在公司領導講的最多的就是不準野蠻分揀,抓著要挨罰的。”在泰安路一家快遞企業門口,快遞員小劉向記者介紹說。在華陽路一家快遞企業探訪時,記者發現在分揀臺上方安裝著一個攝像頭,該企業的負責人劉女士表示,攝像頭24小時工作,主要任務就是監督工人們的分揀情況。
????企業絕招 設隱身監督員防內鬼
????為了杜絕快遞單上的信息被快遞企業或員工買賣,《辦法》中規定了詳細的違規處罰辦法。快遞企業違規除了罰款,還可能被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如果是員工違反上述規定,郵政管理部門依法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為了避免挨罰,有的快遞企業也使出了絕招。一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老汪(化名)得到記者的保密承諾后,向記者透露了他查處內鬼的方式。“在每班的員工中,我都安排人充當隱身監督員,一旦發現有人私自記錄客戶信息或者私拆快遞,這些人就會及時舉報,我將給舉報人一定獎勵。”汪先生介紹說。
????熱點關注 停業不公示最高罰3萬
????今年1月中旬,家住閩江路附近的孫先生網購了一部手機,他所購的物品在1月21日從上海發貨,22日到青島后沒人管了。隨后記者聯系到了韻達快遞山東青島公司相關負責人才弄明白原因,原來是該公司市南區七公司經營遇到經營問題,結果造成了眾多客戶貨物積壓,許多不明白原因的市民只能無奈地等待。
????對于這一投訴熱點,新《辦法》中也有明確規定,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郵件)發生延誤,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但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而且快遞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發生重大服務阻斷、暫停快遞業務經營活動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24小時內向郵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告,否則將被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記者 王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