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海豹日”。記者從青島水族館了解到,該館正聯合中國海洋大學開展一項海豹人工養殖科研項目,為水族館的15只海豹配備了“專家團隊”,定期給海豹抽血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為防止近親結婚,還將在全國范圍內為有繁殖能力的海豹“找對象”。
吃“營養魚丸”補身體
昨天上午9時半,記者來到青島水族館的海獸館,正趕上飼養員在給海豹們喂食。看到飼養員拎著一桶裝滿小鲅魚的鐵桶走過來,一只只海豹興奮地在水中直叫。“海豹每天早晚吃兩頓飯,食物就是新鮮的小鲅魚和青魚。 ”水族館工程師靳鵬說:“一般我們都按每只海豹體重的十分之一量給它們供食物。冬天要稍微增加一些,因為它們需要增加脂肪來御寒。 ”
在喂食的過程中,飼養員除了扔一些小鲅魚之外,還在水里扔下一個個魚丸一樣的東西。 “這是海洋大學的科研團隊專門為海豹研發的人工喂養餌料。”靳鵬說,”單靠吃小魚,海豹可能缺乏維生素。而這些人工餌料添加了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目前,人工餌料還在試吃過程中。靳鵬說:“可能咀嚼的口感比新鮮的小鲅魚稍微差一點兒,我們后期還要繼續改進。 ”
定期抽血體檢建檔案
目前,青島水族館聯合中國海洋大學正在開展一項海豹人工養殖科研項目,安排專家團隊專門為“海豹家族”服務。除了研發為海豹補充營養的人工餌料之外,還為水族館的15只海豹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抽血體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它們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疾病并進行治療。
“以前海豹喂養更多的是粗放式喂養,而現在實現了科學喂養和繁殖。”靳鵬介紹,通過這些體檢,可以掌握海豹各項器官的功能如何,以及是否有疾病隱患。 “和人一樣,如果它的血樣顯示某些細胞異常增多,就說明它體內有炎癥了。”靳鵬告訴記者,通過訓練,這些海豹能乖乖地趴到水池邊接受采血,而不用飼養員“強制”了。
全國為海豹“找對象”
青島水族館是中國海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網絡成員單位,對斑海豹的人工飼養繁殖工作始于上世紀60年代。由于喂養得當以及引進等因素,島城的海豹數量不斷增加。 2008年至2011年,先后有14頭小海豹在該館出生,并且實現了人工環境下的二代繁殖突破。“最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小海豹出生。”靳鵬說,“咱們的海豹家族不斷壯大。我1997年剛到單位的時候,才6只海豹,現在已經有15只了。開展海豹科研項目后繁殖的數量還會更多。 ”
海豹數量多了,一個新的麻煩又來了,那就是近親繁殖。和人類一樣,近親繁殖會導致畸形或者“癡呆兒”。為保證島城“海豹家族”整體素質,要避免近親繁殖。 “這個問題也是目前國內所有水族館都面臨的頭疼事。”靳鵬說,后期將在全國范圍“換親”,用咱們青島的海豹去外地換來新鮮血液注入島城 “海豹家族”。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吸納野生海豹優化人工飼養海豹的種群。(記者 田璐 攝影 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