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查查”作為移動終端上非常火爆的一個APP軟件,消費者只要掃描下商品條形碼就可以獲知參考價,還可以得知質量等問題。 據我查查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目前我查查用戶突破一億大關,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十分巨大。 然而,自2013年開年以來,記者就接到浙江相關企業的投訴,稱“我查查”公司利用軟件搜集和發布企業不良信息,脅迫企業與其開展商業合作。“不給錢就集中發布企業的不良信息,給了錢不但可以刪除所有不良記錄,還可以按企業要求發布相關正面信息,幫企業說好話,這個我查查簡直就是網絡上的海盜。"
付錢后:”我查查“顯示的信息 不斷暗示是質檢總局授權發布信息 今年四月,杭州一家電氣公司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對方請他用“我查查”軟件掃一下自己公司的產品條碼。企業工作人員一掃描,發現壞了,公司最近兩年在不同地區的五次抽查不合格記錄被我查查匯總到了一起。消費者只要一掃描條碼,這些負面信息就會一起出現。這下可把企業急壞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無奈向記者進行了投訴。 對于浙江企業反映的相關情況,記者按照來電顯示回復了來自北京的“010-56230996”這個號碼。 接電話的女士自稱是國家質檢總局的下屬單位的人,“你們單位產品去年有多次抽查不合格的情況,我們工作人員跟你們單位聯系過多次,您單位一次沒有回復,所以國家質檢總局這邊把您單位作為專項通報并且在條形碼上做了一下處理?!?/p> 記者請她幫忙刪除“我查查”上的負面信息時,這名女性工作人員讓記者聯系他們的領導汪主任,并給了汪主任的電話“010-57732088”。 在電話里,這位女性工作人員還不忘批評提醒企業要端正態度,“我們總局人員跟你單位聯系核對情況,你們單位必須積極配合,這樣的情況不處理,消費者用條形碼一掃,誰還買你的產品啊,你們趕緊和汪主任聯系吧。” 要刪除信息最少交費3000元 汪主任對涉及“我查查”的事情顯得比較警覺,說是總局這邊只是有個質量通報涉及到企業,我查查上的不合格信息是二維碼中心在搞的,企業要刪除信息,他可以幫助協調處理,不過需要企業出一些費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錢打到二維碼中心的私人卡上,直接刪除,費用是3000元;還有一種是企業與總局合作,成為總局合作單位,最低費用是5000元,除了可以刪除信息外,還可以給一些正面宣傳。處理過程很簡單,企業只需要提供三證復印件和內部檢測合格報告,支付費用后,就可以將我查查搜集展示的不合格信息刪除掉。 記者表示老板怕上當受騙,要求先刪除信息再打款。經過多次電話交涉,在沒有提供合格檢測報告、但是承諾將合作費用從5000元增加到8000元之后,這位汪主任表示安排人員去處理。 兩個小時后后,汪主任的助理通知企業掃描條碼,這次一掃,果然沒有了抽查不合格的信息。 隨后,汪主任和他的助理就開始不斷給記者打電話,催促付款,為了避免朋友的企業擔心害怕,同時也不影響后續采訪進行,記者便以個人名義給汪主任提供的一個個人卡里匯去了3000塊錢,并說合作費用隨后辦理,電話這才消停下來。 “我查查”回應:公司沒有敲詐 面對質疑,記者今天早上聯系了“我查查”陳姓負責人,該負責人解釋稱,“我們確實沒有敲詐勒索,為了避免嫌疑,我們改了部分流程并在6月1日執行?!?/p> 對于刪除浙江企業負面信息的事情,陳姓負責人表示自己查了公司的財務并沒有收到一分錢,另外有人也提供了浙江某企業完整的復檢報告。 “冒充質檢總局的人很了解我查查的規則,叫企業提供相應材料,然后再轉手交給我們,我覺得都很正常的,所以我就下(信息)了。”陳姓負責人說,這些企業不合格內容,都是中國質檢總局及各省質監局官方網站公開的檢測信息。 另外他表示,我查查內部規定不收企業什么刪除費,只要企業能提供完整的(質量)報告及企業相關資料,就可以免費刪除。 那么我查查是否真的像陳姓負責人介紹的這樣清白呢?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了諸多疑點: 為什么浙江企業付錢給別人后,我查查就刪除了相關負面信息?難道我查查在刪除檢測不合格內容時,就不核對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及相關材料嗎? 另外,我查查并未在公司官方網站顯著位置上公布,企業可以提供復檢合格報告就可以刪除相關負面信息內容,給不法份子鉆了空子。 面對相關問題,如果有企業也碰到類似被騙的事情,歡迎撥打浙江在線新聞熱線電話:0571-85311890,本網將對我查查公司的相關事件繼續予以關注。(記者 陳中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