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本報8月13日訊 “這次人才住房新政的推出,讓我的住房改善計劃更快了一步。”今年25歲的田女士目前在市北區工作,最近,她想把自住的套一房產賣掉,并在保利悅公館換一套兩居室房子,改善住房條件。適逢人才住房新政推出,田女士剛好符合條件。“我的意向是89平方米的戶型,同地段商品房每平方米需要近3萬元,本科學歷可以享受65平方米的優惠面積,2萬元一平方米我就可以購買。”田女士表示,房子更加舒適,工作也將更有干勁兒。
前不久,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見》,打出招才引智“組合拳”,滿足人才多樣化住房需求,助力青島人才強市戰略有效實施。《意見》不再要求申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5年內沒有商品住房交易記錄,在青島市范圍內工作、沒有享受過住房優惠政策的無房人才即可申請人才住房。經全市統籌分配后仍有剩余的產權型人才住房,可面向已有1套商品住房的人才銷售。
同時,租賃型人才住房的優惠租金面積也進一步提高,讓人才得到更多實惠。今年28歲的市民胡先生在研究生畢業后選擇留在了青島。由于剛剛工作,積蓄也不算多,所以選擇了市北區海爾世紀官邸項目的租賃型人才住房,房屋面積為136平方米,還帶裝修,讓他有了家的感覺。“同地段原來的租金每月要將近五千塊錢,現在只需要三千塊錢,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省下了一筆很大的開支,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質量。”胡先生表示,相信這種利好政策將讓更多年輕人留在青島。
除了人才住房的籌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也是解決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構建租購并舉住房制度最為關鍵的一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措施提實,以“小戶型、低租金”為標準,努力探索具有青島特色的房源籌集模式,幫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地實現安居夢——
在中山路區域三江里片區項目上試點推行“房屋征收+保護修繕+資源配置+業態集聚”的“四位一體”保障性租賃住房模式,打造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與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落實深度融合的樣板工程;努力克服園區分散、企業法人不一等困難,積極落實產業園區配套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相關政策,支持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在自有產權的待建土地上按一定比例配建產業配套公寓,解決部分企業職工的住房需求,促進職住平衡;有效利用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在老四方機廠遷址后留下的老企業搬遷用地上開發建設中車四方智匯港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進一步完善老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提升老城區的形象和品位,加快老城區轉型升級進程。截至目前,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總量已達10.54萬套(間),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得到有效改善。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理論學習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謀劃,推動主題教育與營商環境相互融合,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在思想上、落實到行動上。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唯信任不可辜負,唯實干回報信任’的理念,繼續打造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住房保障發展新模式,讓保障更有力,讓安居更安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