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市觀察】先行先試 城陽探索新型智慧社區新路徑
第五屆綠色智慧社區及智慧城市產業峰會在青島舉行,城陽做法受關注。?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任俊峰)
在數字中國大戰略下,各城市都在用“數字”推動政務創新改革、促進社會綜合治理、服務百姓民生,而新冠疫情的沖擊,更加深刻凸顯了數字政府及現代城市治理的必要性。
8月25日,由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全國智標委)主辦、青島本土企業海納云承辦的全國智標委2020年工作會議暨第五屆綠色智慧社區及智慧城市產業峰會在青島隆重開幕。在這場以綠色和智慧為關鍵詞的“頭腦風暴”中,城陽區在探索智慧社區方面的經驗做法,受到來自全國各地參會領導、專家和企業家的高度關注。
城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石德武在大會上表示,作為青島市唯一的山東省首批縣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市區,城陽區聚焦社區基礎設施標準化、社區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公共服務精準化、社區安全穩定化的目標,選取城陽街道、流亭街道具有代表性的8個社區、2個街區作為新型智慧社區(街區)示范點先行先試,計劃到10月底初見成效,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走出一套智慧社區建設的“城陽之路”。
西后樓社區便民查詢系統。?
自助終端進社區,智慧型公共服務逐漸深入
初秋的西后樓社區,草木蔥郁綠意盎然,入門處的LED屏上滾動著新近發布的社區信息,陽光服務大廳內,三兩居民正在“智慧社區自助終端”前辦理業務。
“現在群眾能夠就近辦理社區服務事項,行動不便的老人辦老年證更是不用出門,只需3天時間,社區工作人員就會把證送上門。”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城陽區西后樓社區是全省首個將“互聯網+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引進社區的先進范例。今年,“智慧社區自助終端”升級為“青島市政務服務綜合平臺”,734項“不見面審批”事項都能在綜合平臺上機輕松辦理,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辦的事越來越多、越來越全,智慧型公共服務逐漸深入,智慧社區煥發勃勃生機。
石德武介紹說,近年來,城陽以全力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五大工程為契機,推行新型智慧社區建設試點。以陽光黨建構建新型黨群關系,以陽光政務推進社區黨務、財務、政務公開化。為此,城陽區把智慧社區建設作為破題之作,不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西后樓社區便是城陽區在推進“互聯網+陽光政務”方面的一個典型案例。
“通過綠色智慧社區建設,城陽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石德武說。
萬科魅力之城小區“黑貓一號”。?
科技賦能,試點社區先行先試
疫情期間,小區作為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注意到,智慧化程度較高的小區,在疫情監控、數據統計方面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老舊小區則顯得比較“困難”,效率低下,不得不耗費大量的人力去“補充”漏洞。
“‘黑貓一號’使用智能人臉識別系統,業主回家掃描識別后自動放行,而且這里共有兩扇門,第一扇門先打開讓業主進入,關閉后第二扇門才開啟,可以有效防止尾隨等安全隱患,大大提高了小區的安全系數和通行速度。”萬科魅力之城物業工作人員孫力介紹說。
城陽街道萬科魅力之城小區的這只“貓咪”大有來頭。據了解,“黑貓一號”其實是兼備人臉識別、訪客二維碼預約、防陌生人尾隨和自動測溫等功能的無人值守快速人行通道。在疫情期間,無接觸通行的“黑貓一號”更是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為集約資源、少走彎路、務實求效,城陽區新型智慧社區建設工作采用試點先行、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的模式向前推進。萬科魅力之城小區便是其中的一個試點社區,該社區目前總用地面積20萬平方米,居民6900余人,通過積極探索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目前已實現了一批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民化應用。
在其他試點社區,這樣的“智慧實踐”同樣在火熱開展中。城陽街道小寨子社區將智能門禁、人臉設別、車輛識別、視頻監控等集成部署為一體化立體化智慧社區感知安防體系,實現對社區異常行為、事件、態勢的智能自動預測預警,提升對社區信息動態化、房屋位置精確化管理等能力;流亭街道白沙灣社區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社區精細化治理新模式,將“黨建”與社區服務有機結合,打造智慧民生體驗平臺,用智慧黨建服務基層。
“新型智慧社區建設,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最重要的基層基礎工作,也是提高城陽區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開展試點社區的建設,提煉總結可以推廣到全區的經驗,著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標桿。”城陽區大數據局副局長韓洪群介紹說。
城陽區陽光資源發布會。?
陽光發布,誠邀智慧領域“城市合伙人”
城陽,是一個名字里就有陽光的地方,而智慧,則代表著科技與未來,智慧與陽光,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在城陽茁壯成長,生根發芽。
近年來,城陽區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圍繞建設數字政府、打造數字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全面部署新型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為建設高品質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積極探索新路徑,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9年,城陽區獲評“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產業創新城市”,作為青島市唯一縣(市、區)獲批山東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示范,正在依據省、市相關要求,科學有序積極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計劃到2021年底實現四星、力爭五星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標。
城陽區全面布局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新基建”。2020年上半年,城陽區共召開兩次新基建領域的陽光發布會,陽光發布5G基站及應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及軌道交通等計劃總投資751億元的97個“新基建”項目。
2020年6月30日下午,為了科學有序積極推進新型智慧社區(街區)建設,按照“陽光城陽”建設理念,城陽區召開新型智慧社區(街區)試點建設陽光發布會,誠邀來自全國各地近80家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頭部企業和高成長性的企業參與到城陽區新型智慧社區(街區)試點建設和運營中來,為下一步推廣建設工作探索新路徑、優化新模式。
陽光發布活動是城陽區向全社會傳遞城陽區新型智慧社區(街區)的建設意愿的途徑,也發出了城陽區公平、公正、公開地尋找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城市合伙人”的聲音。
城陽區出臺文件,加快新型智慧社區建設。
面對一片藍海,城陽如何創建智慧城市新標桿
“目前,新型智慧社區建設領域仍然是‘一片藍海’,我們本著市場化、法制化、專業化的原則,準備將其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平臺,吸引相關市場主體的廣泛參與,構建公開透明的營商環境,為下一步在全區建設推廣新型智慧社區(街區)探索新路徑、優化新模式,也為提高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注入智慧基因,積累寶貴經驗。”城陽區大數據發展和產業促進中心孫寶軍介紹說。
智慧社區是一片藍海,但對城陽區來說,也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其中人才短缺現象尤為突出,如何招攬人才顯得尤為關鍵。
“新型智慧社區建設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大量專業化的人才參與,通過項目的公開招標,參與的企業將會帶來相關領域的人才;通過項目的具體建設,參與的人才會從實踐中獲得最新的專業知識;通過項目總結、探索專門的建設模式,這些專業知識將進一步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成為此領域的標準,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其中。”
近年來,城陽區推出的人才住房政策成為招才引智的重要“砝碼”,“來城陽 才飛揚”已經成為城陽區的人才品牌。孫寶軍表示,有了優秀的人才作保障,城陽區將積極探索投資、建設、運營、服務機制,探索從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設模式到社會資本投入的市場化建設模式的路徑,讓人民群眾切身體會到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陽區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設計。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單元和組成部分,而智慧城市則是智慧社區的“大腦”和“指揮中心”。未來,城陽區將以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為重點,以智慧農業、心理健康大數據等特色項目為亮點,打造具有城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通過開展新型智慧社區試點等工作,從先進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角度進行探索,力爭形成智慧社區技術融合方面的地方標準。
石德武介紹,接下來,在智慧社區與智慧城市建設思路方面,城陽區將創建8個以上社區示范點和2個以上街區示范點,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與管理能力,吸引大數據企業落戶,培育產業生態,不斷探索運營模式。未來,還將進一步加深與海爾集團的合作,吸引青島海納云城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城陽,雙方將在智慧社區建設、產業融合、智慧消防、智慧城市等領域全面加強戰略合作,同時積極對接海爾卡奧斯平臺資源,打造千億級生物科技產業集群,構建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產業生態圈,達到與企業合作共贏的效果。
“城陽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深圳、趕深圳’,改革創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路徑、新打法,加快建成新型智慧城市新標桿、新典范。”石德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