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汽車產業,海爾、海信爭先恐后!
海爾、海信,在家電行業比拼多年的青島“雙子星”,再一次不約而同將目光瞄向同一個領域。
3月1日,海信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海信家電發布公告,擬以13億元控股日企三電控股株式會社,協力開拓汽車空調市場。
而就在此前不久,海爾旗下的少海匯與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蕪湖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汽車輕量化、鎂合金汽車裝備應用等展開合作。
正在從傳統向智能網聯轉向的汽車產業,似乎成了兩家企業都不想錯過的新機會。
01
標致雪鐵龍、通用汽車是日本三電主要客戶
海信家電是海信集團公司旗下白電業務板塊上市公司,產品包括空調、冰洗產品。交易完成后,三電控股將與海信家電共同開展新能源汽車綜合熱管理、車輛網絡連接和人工智能空調控制技術等相關研發和市場開拓。標致雪鐵龍(PSA)、通用汽車等企業是日本三電車用業務主要客戶。
三電控股成立于1943年,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上市公司。海信家電在公告中稱,當前汽車已朝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及電池快充技術迅速普及。三電控股在全球有較高品牌知名度,車載空調壓縮機2019年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2019財年實現銷售收入2048.8億日元。
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因疫情遭遇重創,海信得以獲得出手機會。
數據顯示,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為682.9萬輛,較2019年的771.79萬輛下滑11.52%;標致雪鐵龍該年全球銷量為251.25萬輛,較2019年的347.91萬量同比下滑27.8%。
2020年6月,三電控股因資金鏈緊張,決定采用再生ADR程序,公開選擇新投資方。日本法律規定,企業可依規向日本事業再生專業協會申請特定企業復興計劃程序,獲取經營與發展資金。通過委托方式,三電控股最終從超過25家意向出資方中選擇海信家電作為最終認購方。
02
將鎂合金應用于新能源汽車
少海匯汽車產業正式公開亮相是在2020年9月。少海匯在智慧家居產業基礎上升級產業布局,全新發布少海匯·海驪汽車裝備產業。
據公開報道,海驪汽車裝備產業將聚焦汽車部品、汽車輕量化,在資本賦能、諾獎技術、98家成熟渠道、少海匯平臺資源賦能下,打造百億汽車新產業平臺。
海驪與謝赫特曼合作成立了新材料實驗室,以諾貝爾獲獎技術、以色列加工工藝為引領,通過增材制造技術、快速凝固技術、半固態射壓成型技術,提供高強韌鎂合金材料及產品,重點推進鎂合金、鎂鋁合金等新材料在汽車裝備領域的應用。
△鎂合金材料制成的汽車框架
鎂合金有著“最輕金屬”之稱,其應用可有效降低汽車重量,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對輕量化需求十分旺盛,根據國內汽車輕量化路線圖,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單車用鎂合金將分別達到15公斤、25公斤和45公斤,鎂合金在汽車領域應用正迎來飛速發展。
海驪已將鎂合金新材料應用到儀表盤、方向盤等汽車部品中。
少海匯與奇瑞新能源的強強聯合,將從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為起點,全面打通資源、聯合研發,積極探討智慧出行與智慧住居場景的深度融合,打造國內智慧生活新生態。
03
青島汽車產業版圖再擴
汽車已經成為青島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海爾、海信的加入,將進一步壯大青島汽車產業,助力青島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
經過多年培育,青島汽車產業鏈條逐步完善,擁有整車企業4家,零部件配套企業170多家,其他相關配套企業近900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
2020年,青島整車產量近120萬輛,連續3年突破百萬,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超過19%,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45%。其中,生產新能源汽車近13萬輛,創歷史新高,全國平均每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青島造”。
△奇瑞汽車青島基地效果圖
不久前,青島以資本力量引入的奇瑞正式在即墨啟動青島基地首個項目建設。項目具備年產3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預計2022年12月整車下線,主要生產瑞虎9X系列乘用車。后續該基地還將建設進行新能源汽車項目。
根據青島相關領域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要達到500億元,帶動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新高地。相信未來,海爾、海信兩家企業將有機會與更多青島本地汽車企業展開合作,帶動青島汽車產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