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萌:舞者是舞臺現場的創作者
融匯古典與現代在舞劇之中演繹不同人生
寧萌:舞者是舞臺現場的創作者
在北京舞蹈學院,她編創了一段古典舞,以《王熙鳳》驚艷了老師;在舞劇舞臺,她演繹了九兒、麗娘、青鳥……在精湛的舞技中表現豐富的內心戲;在現當代舞的抽象思維里,她會化作一陣風、一篇樹葉、一個氣球……呈現時尚藝術里的情緒傳達。
她是寧萌。她是舞蹈世界里的創作者。“舞臺是鮮活的,當你站在聚光燈下,你就不再是你,而是舞臺人物。”寧萌說,“現場即創作。”對于她來說,現場創作背后折疊著從古典舞匯入現代舞的跳躍創新、舞劇之中角色的二度創作以及個人有感而發的舞段編創。
寧萌的基本功練習多年如一日。
古典舞的功力與現代舞的情緒
寧萌目前正在為舞蹈團編創的第二部現代舞做準備。“情緒是現代舞的關鍵詞。”她說。作為90后的舞者,她很容易進入現代舞的氛圍,但是自小學習已經融入骨子里的古典舞基礎,又是她融匯起舞的突破難點。
6歲開始學舞,11歲考入青島市歌舞劇院團帶班進行了五年的專業訓練,16歲考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畢業后回到青島成為歌舞劇院的職業舞者。寧萌的每一個舞步,都舞在專業路子里。“古典舞系是北舞的‘門牌’,是最難考的。”寧萌記得她報考的那年,兩三千人角逐一個班級十幾人的名額,“很幸運一次就考上了。”幸運是刻苦訓練累積換來的機會,“大學之前,基礎訓練的每個動作都是上百遍上千遍練習,這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只有量變才能完成質變。”寧萌總結只有堅持才能長功力。“沒想到,北舞的日子更‘苦’。”“早六晚八”的練習是每日的平常。在精英舞者的集中地,基本功之外,大家都在找自己的閃光點,“我比較感性。”寧萌說這種感性讓她能在舞蹈表演時傳達出情感,這對表演現場很重要。
成為職業舞者,并且是專業文藝院團的舞者,需要在不同的舞臺表演,“跳出古典舞之外”是基本要求。在多個舞臺表演不同舞蹈的寧萌,2019年底遇到了最大挑戰——歌舞劇院首度創排現代舞專場《看上去很美》,這也是青島本土現代舞零的突破。擔綱主演的她,遇到了挑戰。“現代舞更多是抽象的,舞臺上不單是表演人物,更多是情緒表達,很縹緲。”或許是一陣風,或許是一片樹葉,或許是一個氣球,要用肢體語言去表現。沒有標準,沒有條框的現代舞,要忘卻骨子里舞功的一招一式,去體現“舞意”。“在舞臺上,舞者的創作性更大。”寧萌的舞臺感性往抽象里深走了一步,“在現場,舞臺上下尋找共鳴。”現代舞的意義大于形式,舞者的情緒必須“掌控全場。”這就需要生活閱歷、內心情感以及藝術沉淀。
舞劇《紅高粱》中寧萌出演九兒。陽光下感受舞蹈情緒。舞劇《東廂記》里寧萌出演花仙麗娘。現代舞《看上去很美》里的寧萌。
舞劇表演,舞蹈現場的高峰創作
青島市歌舞劇院的舞劇 《紅高粱》是國家“文華大獎”劇目,寧萌作為主演“九兒”,已經在全國甚至海外巡演了近200場。“每一場都當做第一場或者最后一場來表演。”寧萌說對于舞者,舞劇是最高舞臺,現場創作也是要求最高的。
北舞畢業回青不久,寧萌就加入了《紅高粱》劇組,參與過每一個版本的修改。看書、看電影,看電視劇,看完了每一種形式的《紅高粱》,寧萌在心里醞釀了舞劇里自己的“九兒”。“舞劇中的每一個造型,每一個行為,都是在講故事、都是人物獨白。”“九兒”一個抬手望遠的小動作,就要有向往美好的感覺;“九兒”咬著剪刀下腰,就是要表現出悲憤的情感。“內心的潛臺詞要足夠多。”寧萌在舞臺跳舞過程中,自己心里在不停說著人物旁白。“演員就是二度創作者。導演編舞給出情節、動作,但是演員現場表演要有自己的個性。”放在舞劇里,因為只有肢體語言,寧萌總結出用更夸張一點的動作,讓觀眾更清晰地接收到她的故事。
《紅高粱》之外,寧萌還擔綱了兩部舞劇的主演。舞劇《東廂記》里,寧萌是被書生辜負的花仙麗娘,這個具有聊齋韻味的舞劇,寧萌演繹的是“不動凡心,怎知人情冷暖”的喻世角色。舞劇《法顯》中,寧萌是一只青鳥,是法顯在海上艱難歷程中對于人間美好的想象,“這是象征意義的一個角色。”寧萌說,無論是什么角色,舞劇舞臺上的每一次表演,她都當做新的創作。
舞劇的表演,觸發了寧萌對于編舞的創作靈感。從女性情感出發,她舞出了 《愛的箴言》與 《一生守候》,技術上偏向于古典舞,題材是現實主義的,形式上也融入了現代審美的感覺,“我希望觀眾能體會‘愛的情緒’”。
“我的舞蹈”與青島密不可分
小時候,寧萌是五四廣場大舞臺上的小舞者;學生時代,寧萌是《蔚藍青島》中的珍珠姑娘,是啤酒節晚會、青島春晚的舞蹈隊伍常駐演員;職業舞者道路上,寧萌更是活躍在青島的各種重大活動演出、晚會舞臺、原創舞劇中。寧萌說,自己的舞蹈與家鄉青島密不可分。
“我的舞蹈啟蒙、成長在青島,現在的發展也在青島。”作為地道的青島姑娘,寧萌很榮幸自己可以在家鄉的舞臺跳舞。對于青島的舞蹈舞臺,一路走來她也有深刻的體會:舞蹈演員從“晚會背景墻”漸漸跳成了舞臺的主角,這種變化也是質的變化。
在寧萌看來,舞蹈是舞臺藝術里分量很重的藝術形式,“很多舞臺藝術里都需要舞蹈。”青島又是比較時尚的城市,青島觀眾的審美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本土舞蹈的不斷創作創新,是每一個青島舞者應該負起的責任,古典舞現代舞本身要創新,編創手法和舞蹈故事要創新,“創新是舞蹈發展的必要。”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賈小飛 攝影 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