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全省首筆公共數據運營案例在城陽誕生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6日訊 記者從市大數據局和華通智研院了解到,日前,城陽區在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平臺完成了首組醫療數據產品交易,這是全省首筆公共數據運營案例。醫療數據與保險業務首次實現數據打通,為全市在更多領域開展公共數據運營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徑,具有破冰效應。
數據產品經過合規運營,可以產生極大的“數據效益”。以核保為例,智能核保將以往幾天的核保時間縮短為3到5秒,真正實現秒核,同時保險公司可以降低公司60%以上核保成本。對投保人,可以獲得更快更優越的服務;對政府,可以更好賦能商業健康保險業發展,為數字經濟服務。
數據安全與否,是人們普遍關心和擔憂的問題。據了解,為了確保數據安全合規運營,城陽區大數據局將醫療數據推送到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市公共數據運營平臺,保險公司核保業務所需風險等級結果在內部完成計算后,再將結果傳遞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查詢到的是“高、中、低”等風險等級結果,而不是原始醫療數據,確保了“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
從想法變為做法、由理論變為現實,城陽區做到了“五個統一”。
統一思想,破除傳統觀念。要在公共數據運營實現突破,思想上需率先“破冰”。城陽區在統一思想過程中,明確公共數據運營的是數據產品,而不是原始數據,本質是在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充分釋放數據價值,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統一領導,成立工作專班。城陽區成立了由書記、區長任組長的公共數據運營試點工作專班,堅持需求導向,實施“場景驅動數據價值實現”運營模式,頂格推進市數據運營試點工作落地落實。
統一招引,引進龍頭企業。國內隱私計算領域頭部企業,上海翼方健數山東總部落戶城陽,充分發揮其在業界內作用,以期形成“百鳥朝鳳”局面。
統一路徑,聚焦細分領域。選擇數據資源相對集中、應用場景相對豐富的醫療數據進行試點,以點上經驗統率更多領域、更大范圍的數據運營工作。
統一實施,納入市級統籌。主動將數據運營工作納入全市統籌,數據采集通過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上傳、數據治理通過市公共數據運營平臺進行、數據運營通過市政府授權國企完成。
城陽區大數據局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城陽區將積極發揮醫療數據產業發展的優勢,在市級園區標準探索建設數據要素產業園,加大數據要素全鏈條企業招商力度,培育更為完整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務生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