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紅腹濱鷸從澳洲來青停留 1周后將趕往北極完成繁殖

2023-05-26 09:26    青島早報

連飛5000公里后來青“加油”

紅腹濱鷸從澳洲來青停留 1周后將趕往北極完成繁殖

體重大多不足200克,連續飛行五天五夜跨越5000多公里從澳大利亞來到青島,歇息幾天后再繼續北上到北極,5月中旬,一種被稱為“最感人的遷徙鳥類”——紅腹濱鷸在即墨區七溝大橋附近進入了島城觀鳥人的鏡頭。“我發了朋友圈之后,很多人都為它點贊。”5月25日,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徐旸告訴記者。

海邊灘涂“解鎖”新鳥種

34歲的徐旸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有時需要做一些自然科普類的項目,一年前她加入了青島市觀鳥協會。“跟著觀鳥協會的老師一起,我可以近距離觀察大自然,特別是鳥類,這樣我在繪圖的時候能更加真實地表現出各種鳥的特征。”徐旸告訴記者。

5月12日中午,徐旸和觀鳥協會的朋友一起來到即墨區七溝大橋附近觀鳥。海邊的灘涂上,聚集了不少覓食的鳥類,隨著潮水的上漲,它們逐漸靠近岸邊。

“我和觀鳥協會的其他老師不能比,對鳥類了解得少,拍照的設備也不行。”徐旸笑著說,她遠遠地看到一群“與眾不同”的鳥兒,個頭不大,有的在低頭快速進食,有的則呆呆站著一副很疲憊的樣子。這時,朋友也發現了這些鳥,指給徐旸看,她趕緊按下了快門。

“一看,沒糊!”徐旸為自己“解鎖”了新鳥種感到特別開心。在觀鳥協會老師的介紹下,她又查閱了資料,發現自己拍下的鳥是紅腹濱鷸。“想不到小小的鳥兒身體里蘊藏著這么大的能量,它們在遷徙過程中的表現令人感動。”徐旸說,紅腹濱鷸從南到北跨越大半個地球,在青島“吃頓飯”就走,停留時間較短,自己能拍到真的很幸運。

紅腹濱鷸。徐旸 攝

來青“加油”飛往北極繁殖

“紅腹濱鷸只是在青島漫長海岸線‘加油’的眾多遷徙鳥類之一。”青島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徐克陽告訴記者,眾多長距離遷徙的候鳥都會在中國沿海特別是山東半島上下的渤海灣和膠州灣停留補充能量。很多紅腹濱鷸是在東南亞過冬,但有些個體也會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過冬。

紅腹濱鷸遷徙路線。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紅腹濱鷸體長從23厘米到25厘米不等,喜歡啄食雙殼類軟體動物,蛤蜊是它們最愛的食物,能夠幫助它們快速增肥,積蓄能量。

從澳大利亞到北極有10000多公里的路途,體重在125克到205克之間的紅腹濱鷸從澳大利亞到青島,不吃不喝要持續飛行5000多公里,大約要飛5天的時間,到青島后積累的脂肪都已經消耗掉。身體暴瘦之后又要快速增肥,它們必須在1周左右的時間內在青島吃到肚子滾圓,增肥一倍,儲存足夠的脂肪才能繼續北飛到達繁殖地——北極。

“鳥類為了生存繁衍長途遷徙,體現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美,在這個過程中,鳥類表現出鍥而不舍的精神,令人震撼。”徐克陽告訴記者,青島有漫長的海岸線,其中大大小小的海灣和灘涂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各種候鳥,僅膠州灣濕地每年就能吸引超過50萬只次候鳥光臨。看到鳥兒在青島沿海補充能量后繼續飛往目的地,去完成生育繁衍的使命,青島的愛鳥人都會默默地送上祝福。

鳥類蘊藏的力量令人驚奇

“在遷徙的鳥類中,紅腹濱鷸個頭小,飛行距離遠,可以幾天不休息一直飛行,很多觀鳥人都說它是‘最感人的遷徙鳥類’。”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張磊告訴記者,去年他曾在膠州灣紅島街道沿海灘涂拍攝到紅腹濱鷸的身影,當時了解到小小的紅腹濱鷸體內竟蘊藏著這么大的能量,深有感觸。

中間偏上腳有環志的是斑尾塍鷸 張磊 攝

張磊拍攝了不少在膠州灣落腳的遷徙鳥類,除了像紅腹濱鷸這樣“最感人的遷徙鳥類”,他還拍下了“神奇”的斑尾塍鷸。

張磊查閱資料發現,2022年的10月13日到24日,一只斑尾塍鷸從阿拉斯加出發,到達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安森斯灣,創下了11天不間斷飛行13558公里的紀錄。他告訴記者,當時動物學家為這只斑尾塍鷸戴上了一個5G衛星追蹤器,這只斑尾塍鷸在飛行途中路過了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但沒有停留而是繼續飛往澳洲。斑尾塍鷸的腳掌上并沒有蹼,長時間長距離地飛行對于它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體力不支落入水中,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一次遷徙過后,斑尾塍鷸的體重能減少一半。“夏秋繁殖季后的斑尾塍鷸回到膠州灣,有個顯著的特點:著陸之后頭也不抬地開始進食,長途不間斷飛行的它們累壞了,也餓壞了。”張磊說。

“神話之鳥”齊聚膠州灣

中華鳳頭燕鷗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被譽為“神話之鳥”。1937年,在青島發現了一個中華鳳頭燕鷗的繁殖種群,這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發現了的中華鳳頭燕鷗繁殖種群。之后中華鳳頭燕鷗曾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長達63年,人們一度認為它已經滅絕了。2000年,中華鳳頭燕鷗才又被重新發現,它的傳奇經歷使它獲得了“神話之鳥”的稱號。

而現在,全球中華鳳頭燕鷗的官方數據是160只左右,青島市觀鳥協會在膠州灣記錄到124只。

記者跟隨青島市觀鳥協會在膠州灣拍攝中華鳳頭燕鷗時了解到,全球的中華鳳頭燕鷗在繁殖完成之后都會來到膠州灣,在這里完成換羽并聚集后再向南遷徙。(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魏鈮邦/文)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青島出臺21項措施32項政策培強實體經濟

2023-05-26    青島日報

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首次大規模應用軌道板預制技術

2023-05-26    青島新聞網

不過是久別重逢!老里院擁抱“新青島”

2023-05-26    青報觀象山

即墨區150個大項目開建,六大主導產業集群成勢!全力推動項目落地提速

2023-05-26    青島日報

上合之聲|萬眾一心向前沖,“上合人”激活“新動能”

2023-05-26    青島日報

向著8月主線橋通車全力沖刺!李村河互通立交G匝道拓寬改造加緊進行

2023-05-26    青島晚報

?黃海觀瀾| “ 走讀中國 ”,從“青島篇”讀懂哪些中國故事

2023-05-25    青島新聞網

組圖:檢察院開放日 李滄小學生學法律迎“六一”

2023-05-26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潞西市| 乌兰察布市| 瓦房店市| 云梦县| 丹寨县| 湘乡市| 兰西县| 民勤县| 五莲县| 旺苍县| 阿拉尔市| 武宁县| 福泉市| 六盘水市| 巴马| 买车| 沈阳市| 永川市| 昂仁县| 尚志市| 上栗县| 慈溪市| 嘉善县| 白水县| 河池市| 宣城市| 正定县| 仁寿县| 黄浦区| 洛南县| 巴东县| 翼城县| 乡城县| 栾川县| 东山县| 河北区| 内黄县| 措勤县| 防城港市|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