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藍色經濟,趙效為市長認為是“依托海洋發展的海陸一體的經濟”
“一帶三軸八區十大產業” 日照將成為重要一極
青島新聞網記者:胡錦濤總書記2009年4月視察山東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依據區域產業布局、城鎮發展現狀等因素,經濟區域內七大中心城市青島、日照、濰坊、煙臺等,都各自確定了未來主要
發展方向和區域定位。那么,請問趙市長,日照在藍色經濟區的規劃和發展中,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定位是什么?
趙效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胡錦濤總書記2009年4月份視察山東時所提出的要求。山東省委省政府對于總書記的這一指示,反映特別迅速,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協調推進小組,以及專家小組進行了規劃、論證,而且已經開始進行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覆蓋了山東半島的沿海城市,日照市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藍色經濟區的打造過程中間,我認為,日照市應該成為重要的一極,而不僅僅是一個節點。
“一區三帶”,這是省委省政府所做出的規劃和載體,“一區”就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三帶”包括黃河三角洲的生態產業帶、山東半島的高端產業帶,再一個就是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為主要帶動力的魯南臨港產業帶。魯南臨港產業帶中,日照市是一個中心區域,向西可以輻射到臨沂、棗莊、濟寧、菏澤,區域的規劃不只包括日照,也包括臨沂的一部分。日照市的定位就是,要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重要的一極,要成為魯南地區加快崛起的帶動力量。圍繞于此,我們今年已經開始進一步修改、完善和實施規劃,市里邊做了一個重點發展的產業規劃,簡稱為“一帶三軸八區十大產業”,這樣一個框架結構中的“一帶”就指的是魯南臨港產業帶的核心地帶,“三軸”指的是南、中、北向西輻射有三個產業軸,“八區”是八個產業功能區,“十大產業”包括機械制造、糧油加工、化工、裝備制造業、港口物流業、綜合旅游業等,日照市對于十大產業的建設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
“藍色經濟”,我的理解就是依托海洋發展的海陸一體的經濟,它強調的側重面是海洋、海洋產業、海洋資源的開發、海洋科技的運用,以及包括海洋能源的開發利用等等。同時,它又和陸地是一體的,陸地經濟要依托海洋經濟發展,促進海洋資源的開發,相互促進。而作為日照的特殊優勢,不僅僅擁有海洋產業,還有新生的、潛力巨大的港口,日照港按照規劃是29.7公里的岸線,280個深水泊位,未來的吞吐量是6億噸,在這種力量的帶動下,藍色經濟的發展會功能更加完善,帶動力也會更強。
今年全省的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姜大明省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里邊,明確提出要加快出臺魯南臨港產業帶的發展規劃,加快建設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打造鋼鐵、電力、化工、漿紙等臨港產業,帶動魯南地區加快崛起。面對著這樣的責任,我們身上擔子非常重,為了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有關的要求精神,日照大體上有了這么幾點定位:打造臨港產業區、國際區域性的航運中心、濱海文化和旅游名城,以及海洋科技和教育的陣地,具有最佳人居環境的城市。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已經開始穩扎穩打,而且注重“三色經濟”的打造,所謂的“三色經濟”指的是:藍色經濟,這是主色調,實施我們的十大產業;綠色經濟,堅持在發展藍色經濟中間,環保優先;第三是特色經濟,要突出日照自身的特色,打造日照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同時,我們也希望和其他沿海城市一并共同努力,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來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實現總書記的心愿。
各方專家再論證 藍色規劃“近水樓臺”
青島新聞網記者: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魯南城市帶出海門戶,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臨海產業基地,日照在藍色經濟規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突出且重要。2009年9月28日上午,日照市藍色經濟區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會議暨規劃論證會議召開,并聘請了部分國內知名專家為我市藍色經濟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對日照市藍色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進行規劃論證。請趙市長談一下,本次會議對日照在藍色經濟區規劃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以及空間概念、總體布局等進行了怎樣的論證?
趙效為:當時,我們的專家委員會也是根據日照發展的需要,成立的專家顧問小組,這里面最主要包括海洋方面的專家,港口方面的專家,也包括冶金等與臨港產業有關的專家,在這些專家的幫助之下,我們進一步研究討論了臨港產業區規劃,這就是剛剛提到的“一帶三軸八區十大產業”。其次,就是對于今后實施這一規劃如何分清它的輕重緩急,以及在空間布局上如何更加合理,做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另外,就是讓這些專家提供更多的海洋科技、海洋經濟方面的成果及其有關的線索,使我們日照能夠“近水樓臺”,得到新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
面對日照市今后發展中所遇到的一些新的前沿性的一些難題,委托他們進行論證、科研開發,把專家組做的更實。這樣的會議,我們會每年舉行,包括不定期和定期,定期是每一年都要開一次研討會,不定期就是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就會把他們全部或者部分召集起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