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藥的效力與背后利益群體 何為“254雙向消瘤療法”,與山東中濟合作的醫院解釋是: 2———主要指這種療法中使用了兩種抗腫瘤成分:GA素,免疫多糖; 5———指的是它有5種治療作用:殺滅腫瘤、吞噬腫瘤、粘附腫瘤、增強肌體抗病能力、抑制腫瘤復發或轉移; 4———指的是要用到的4種抗腫瘤中藥:木雞、核桃楸皮、山豆根、菟絲子; “雙向” 很明顯,“254雙向消瘤療法”就是一種殺滅腫瘤的療法。據有關日志記載,從2004年年初起,這種療法就開始在河南省煤炭總醫院等7家醫院內同步推廣。工商執法人員在對河南省煤炭總醫院例行檢查的過程中,意外還發現了兩本門診病歷登記本。登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400多位前來接受“254雙向消瘤療法”的癌癥患者,他們分別來自河南、陜西、山西等多個省份。 而在這個療法中,上文提到的復方木雞合劑則是雙向療法中的重中之重。李杰(化名)是山東中濟招商部的負責人,負責復方木雞合劑的代理工作。 李杰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省里由總部來做,只讓他代理地市級。省級代理商的要求每年銷售500箱,地市級為200箱,每箱為40盒。像濟南市腫瘤醫院,每年能銷一千多件,一般一個月一百多件。像我們部,今年的銷售任務是2000件。而銷售部,任務比我們部更多。” 李杰說:“對于那些想從藥廠進貨的人,我們會告訴對方,這種藥品由我們公司獨家包銷,全國總代理,他們只負責生產。這個在當初藥廠和公司簽訂的合同里都有。現在這個藥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品牌,是很有前景的一個新產品。” “要做醫院的方式很多。”張燕證實說,“主要看你是做院長還是做醫生。要是做院長,因為承包一個醫院或一個科室,時間長成本高難度是大一些,但是做好了是長線,回款雖然慢一點,但既安全,回報也高。而做醫生,找個科室主任,給20%的回扣,不過是零敲碎打,收入不穩定,風險也大。” 一盒復方木雞合劑零售高達253元,那它的進價是多少呢?據張燕介紹:“這個新產品剛上市時,銷售價更高,每盒為497元。現在給地市級代理價格為銷售價格的3.5折,完成任務后再返2%的折扣。進價即253乘以0.33,每盒為83.49元。” 至于它的出廠價是多少,張燕亦無從回答。 而記者近日從網上發現,生產木雞合劑的丹東中藥廠的招商引資項目中注明:建設規模年產量500萬支,項目總投資為920萬元,項目投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2500萬元。由此不難推算出,該藥最高出廠價為每支5元,每盒50元。每盒從總經銷商到患者手中,差價是203元。一個患者購買一個療程十盒藥,其間便得承受成本4倍以上的額外負擔,而被別人掠走2030元。 如果一個患者一年購買4個療程的復方木雞合劑,開支即超萬元。而一本由中濟公司編輯用來宣傳“254消瘤療法”的《用事實說話》的書中,宣稱治愈上萬名患者。據此計算,復方木雞合劑的年銷售額便突破上億元。而其中,便有近7000萬元落入經銷商的口袋。 對此,從事腫瘤臨床藥理研究27年的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中醫科主任李萍萍說:“我沒有聽說過這個(療法),它說不上什么震驚,我在國內外文獻上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報道。” 解放軍302醫院微創治療科主任楊永平,曾經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過博士后研究工作。 對于宣傳冊中“我國發現了一種超強無毒的抗腫瘤藥物GA素,在未來20年里,它將成為腫瘤治療的重點臨床用藥”這種說法,楊永平認為:“GA素確實有,它的中文名稱叫格爾德霉素,但是它的作用并不像宣傳冊中所說的那樣。我可以負責任地講,302醫院是全軍唯一一個傳染病專科醫院,在我們醫院就診的患者非常多,254這個治療腫瘤的(方法)在我們醫院從來沒有應用過。事實上,GA素是休克蛋白抑制因子抗腫瘤的藥物,它不是從名貴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是從鏈霉嗜水菌中提取出來的,這不是我國發現的,格爾德霉素本身也不是我國研制的,它對肝臟毒性非常大,吃了以后在體內的代謝過程非常快,這樣就降低了它抗腫瘤的作用,由于肝臟毒性特別大,在臨床上基本不用這個藥。” 關于“254雙向消瘤療法”能夠快速消除胸腹水、黃疸、升高白細胞、增進食欲、改善睡眠,有效率高達93.2%”,兩位專家均表示:“這是不可能的”。 在河南省煤炭總醫院相關科室被處理5年后,在復方木雞合劑被證明并無特效4年后,《法治周末》記者以腫瘤患者身份致電濟南腫瘤醫院咨詢,一名工作人員仍表示:“來吧,我們‘254雙向療法’非常有效果,過幾天還有一些康復之星到醫院來,不要信廣告,要信療效,一個療程不到3000元,能夠治療癌癥,身體好比啥不強?” 也就是在這樣無數頗具誘惑力的宣傳中,把高先生們引進了濟南腫瘤醫院。9月26日上午12時,提著一盒復方木雞合劑和一些中草藥的高先生終于走出了醫院大門。在等待公交車的時候,高先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這是第二次來這里為母親買藥。第一次是10天前,因為醫生說10天一個療程,9月16日他就曾來這里為母親買了兩盒復方木雞合劑和一些中草藥,花了兩千多元。至于效果,高先生認為:“大夫們都把這個藥說得那么好,病人吃了總會好一些吧!” 至于醫學界對這個療法存在的質疑,濟南腫瘤醫院一位負責人電話中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詆毀我們的更多的是競爭對手,市場經濟嘛,看到別人好,難免眼紅。”當記者問到既然如此,為什么在河南以及安徽等地的合作沒有進行下去,該負責人說需要了解一下情況,隨后以上廁所為由離開了辦公室,幾個小時后依然沒有回來,而且始終不接記者的電話。 藥企與公立醫院聯姻繁衍出什么 藥品定價上的問題,就是人為地增加了貓兒膩空間,讓某些院長、醫生、經銷商,去大做手腳。該給醫院的,通過正常渠道補到位;對亂加價現象,該剎的要剎住,不要通過藥品加價來解決醫院的生存問題 醫療監管還很薄弱 對話安徽省衛生廳衛生監督處處長吳革非 在山東中濟的合作體系中,安徽省紅十字會醫院是重要一環,自河南省煤炭總醫院被查處后,山東中濟表示已經中止了與安徽紅十字會醫院的合作。對于山東中濟引發的醫療亂局,《法治周末》記者專訪了安徽省衛生廳衛生監督處處長吳革非。 鼓勵醫療合作打擊非法行醫 記者:全國包括安徽在內,共有7家公立醫院與山東中濟合作,為什么山東中濟會如此輕易地與公立醫院配合? 吳革非:大概是從2002年開始,逐漸形成一種風氣:醫療機構之間互相開展橫向合作,組成聯合體,引入社會資金。雖然從理論上說,醫療投入應該是一種政府行為,但實際上國家對醫療行業的投入明顯不足。于是,社會資金就很容易堂而皇之地進入到公立醫院的體系之中。 在屢次打擊非法行醫當中,暴露出的問題是合作要不要搞下去?比如,一個醫院和異地的一個醫院合作,允許還是不允許呢? 記者:那么,如何界定是否是非法行醫就是關鍵的第一步了。 吳革非:對。作為醫療上的合作,我認為應該鼓勵。比如我們安徽省的醫療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肯定有差距。那么,與上海的名牌醫院建立聯合體,大家互相進行技術方面的交流,為我們培訓人才,這當然是應該鼓勵的。 如何鑒定雙方是不是正常合作呢?有的醫院搞所謂的承包,實質上并不是醫療方面的合作,而是出租科室,這就屬于非法,屬于重點打擊范圍之內。不過,現在嚴峻的現實是,有些社會資本已經不是單單承包一個科室,而是擴大到承包一家醫院了。 記者:在采訪中,很多與山東中濟合作的公立醫院都表示,因為資金匱乏以及謀求發展的愿望,才不得不違規與山東中濟合作。 吳革非: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比如公立醫院辦不下去,財政又沒辦法管,只要你退出公立醫療機構,要搞合作還是搞承包,你去搞就是了。要是還享受公立醫院的優惠,就不允許搞所謂的承包,搞所謂的托管,或者是整個醫院給一個企業買斷,都改了制了,還打著公立醫療機構的牌子。對營利性的醫院,就是如何加強監管的問題,而不是非法行醫的概念。 我個人認為,一邊打著公立醫院的牌子,一邊還搞合作行醫進行營利性的行為,這絕對不允許,肯定是非法行醫。 記者:你說過,有些現狀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比如政策不清晰。那么,現在這方面的法規是否比較全面了呢? 吳革非:法規應該比較詳細。對于出租、承包科室,這個處罰是很嚴厲的。依據的是《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還有后來衛生部出臺的一些法規方面的解釋。 記者:在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監管? 吳革非:這又是個新的課題,以前對這個思考的不夠。現在我們接手了打擊非法行醫的任務,就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 我覺得不把這種行為界定清楚,就可能讓一些不法或不良分子鉆了我們的空子。就像你看到的,戴著紅帽子在干著營利性的行為。 實際上,這種監管不僅是要約束山東中濟進入公立醫院牟利,還要看到藥品,就像復方木雞合劑,從50元暴漲至253元,就是無人監管。現在來講,藥品的價格管理比較混亂,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所以人家講“看病難,看病貴”,很多的問題也就出在藥品價格管理上。 人為增加加價空間 記者:這就涉及到藥品價格問題,像山東中濟的復方木雞合劑,價格高出進價的很多倍。 吳革非:零售價應該是國家對于這個藥品在市場上零售的最高的一個限額。按照政策來講,批發價加價15%,這個就是極限了,價格再往高就不合適了。但如果按零售價去套的話,利潤肯定遠遠大于15%。 我記得國家藥監局發過一個通知,要求在藥品的包裝上印上零售價。群眾一看到這個包裝,就知道它的零售價是多少,不能超過這個價格。但是據我了解,現在在藥品包裝上能印上零售價的,微乎其微。 關于藥品的價格問題,我覺得問題比較大。為什么要虛高定價呢? 藥品的成本,包括它在市場流通以后還有運輸費等費用支出,應該是多少就定多少,不要去為了增加所謂的稅收,給那么大的空間讓他們去做手腳。我們藥品定價上的問題,就是人為地增加了貓兒膩的空間,讓某些院長、醫生、經銷商,去大做手腳。 記者:你認為目前藥價是流通中人為抬高的,那么解決的方案是什么? 吳革非:關鍵是管理上要雙管齊下。要實事求是定價,這是第一個關卡;第二個,減少流通環節,從藥廠出來,不要經過批發、代銷等環節,把中間環節盡量減少到最少的程度,不讓它有搞鬼的空間。 監管存在很多問題 記者:通過山東中濟的事情,我們發現,公眾對醫療改革還有很多看法。藥品的監管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很多電視頻道上播放的“萬能藥”。 吳革非:醫療改革中,有些措施的出臺只是解決了尾巴問題,并沒有從源頭解決。尤其是在監管方面,應該說,現在對整個醫療的監管,我覺得還是薄弱的。除了物價部門查驗藥品價格,實際上衛生主管部門也有責任去監管好醫院用藥。但現在來講,衛生主管部門還沒有納入常規的監管。 此外,那些借著電視宣傳搞義診,實際上就是賣藥,而在現實操作中,藥品臨床效果怎么樣,患者沒有選擇權,選擇權在醫生手里,醫生可以引導患者來消費。這就是目前監管藥品當中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記者:對當初“復方木雞合劑”這樣的藥試字號的藥品,是否能進行備案? 吳革非:目前還沒有備案一說,這就讓很多問題藥鉆了藥品監管的空子。對這種現象,有一個說法,就是醫藥分家。也就是讓醫務人員僅僅提供醫療服務,不再是通過開藥來賺錢,這也是醫改的一個方向。但這涉及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對醫院進行補償。 我想,將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該給醫院的,通過正常渠道補到位;對亂加價現象,該剎的要剎住,不要通過藥品加價來解決醫院的生存問題。醫院將來就是提供診療服務。但是現在來講,一步到位很難,把藥品加價這項完全拿掉,全國大概就是1700個億的支出,國家財政恐怕承擔不了。因此短期內,這個政策還將繼續存在。 記者:那是不是意味著有效監管還是任重道遠? 吳革非:可以坦率地說,目前某些醫療領域的監管存在很多問題。作為管理部門,不僅過去長期以來的行政管理手段要繼續施用,同樣,依法監管的手段也一定要施用。不能對違規違法現象批評幾句了事,對觸犯法律的,要嚴格處理才行。我覺得一定要樹立依法辦事的觀念。 同時,媒體的輿論監督也很有必要,它對社會和群眾是一種提醒,對醫療機構是一種警醒。 這個療法沒有經過循證醫學,沒有結論。把這樣一個治療,放在那么大的工程中作為中心工程,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康復工程的目的是什么?是來推銷這個藥,還是來真正抗癌 是賣藥還是真抗癌 訪安徽省抗癌協會名譽理事長梅蔚德 記者:全國腫瘤科普防治工程是山東中濟自我研發的,在衛生部沒有相關信息,您是怎么看的? 梅蔚德: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全國腫瘤科普防治康復工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內容廣泛。如果只把“254雙向消瘤療法”作為這個工程的重點,我認為是不妥當的。因為“254雙向消瘤療法”,目前僅是尚在研究中。它真正的臨床療效怎么樣,要通過規范的循證醫學來證明。就是說,通過一定的科學設計,在完全可以比較的條件下,來比較這個藥跟另一種藥特別是備用藥,它們對疾病療效的情況。 而且這個療法沒有經過循證醫學,沒有結論。把這樣一個治療,放在那么大的工程中作為中心工程,我認為是不妥當的。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康復工程的目的是什么?是來推銷這個藥,還是來真正抗癌。 記者:在他們的宣傳中,似乎有很多大醫院都參與其中。您認為“254雙向消瘤療法”的實質是什么? 梅蔚德:我們可以來看一看:“通過中日友好醫院、解放軍302醫院、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等多家權威醫療機構臨床驗證:該療法可快速消除胸腹水、黃疸、升高白細胞、增進食欲、改善睡眠,有效率高達93.2%。使用該療法兩到三個周期可使腫瘤縮小直至消失。”我認為,這樣說不科學。 這93.2%從哪里來的?因為目前世界頂尖級科學也不可能達到這個療效。 什么是雙向消瘤療法?這是一個具有強烈商業化的名詞。“雙向”指的是什么?我看了它的材料都不明白。我推想它的雙向就是:我既能夠消除腫瘤,又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 誰去認定的“254”啊?老實講,我多搞一點,“369”我都會搞。這種做法,我認為具有濃厚的商業操作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