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 鮮奶吧監管還是個空白 “大品牌廠家的牛奶都出了問題,喝啥放心?鮮奶吧的牛奶怎么說都是眼皮子底下加工,購買也方便,出了啥問題直接能找上門。”家住福州北路的張先生說,自己看過鮮奶吧加工牛奶的過程,也覺得工藝有些簡單不是很放心,但一家人總要喝奶,只好退而求其次。 青島市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宗緒貴表示,奶吧迎合了市民追求喝新鮮奶的心理,但由于加工工藝比較粗放,工藝流程還有待規范。“省奶業協會還曾專門研究過對奶吧的監管問題,但從法律上講,目前對鮮奶吧的監管還是個空白。”記者從畜牧、工商、食藥等部門了解到,鮮奶吧既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地方標準。 據了解,根據省畜牧協會奶業分會的暫定辦法,開設奶吧需要先取得食藥部門頒發的餐飲服務許可證,然后到工商、稅務等部門辦理備案登記,但目前完成上述登記的鮮奶吧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按照要求,奶吧還要具備穩定的奶源基地、一定的檢驗設備,整個青島能滿足這些要求的奶吧估計也就十家左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宗緒貴告訴記者,按照國家要求,生產乳制品必須具備檢測能力,按照目前的要求,對原奶的檢測實行的是批批檢測,原奶檢測的主要指標是脂肪、蛋白質、酸度、細菌含量、三聚氰胺、黃曲霉素等,還要檢測藥殘、重金屬、抗生素、菌落總數等指標。而在出廠前成品奶同樣還要進行檢驗。具備上述檢測能力,對奶吧來說是不現實的。 據了解,鮮奶吧的牛奶質量一直沒有納入到政府部門的抽檢范圍,而鮮奶吧也缺少自行檢測這一環節,這意味著牛奶安全監管并未到位。“正規的乳制品企業層層把關都難免出現問題,這種缺少監管的作坊式生產,質量誰能保證呢?”一位乳品界人士憂心地表示。(記者 陳浩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