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大橋: 510萬車次從橋上通過
每到節假日,在膠州灣大橋通行時,總能看到路邊停車賞景的游客,自從大橋通車,這里就成了一景,然而這不并是大橋的本質功能。根據膠州灣大橋工程信息監控中心提供的數據,通車一年來,車輛總體通行量為510萬車次,日均車流量在1.4萬,其中貨車占據了20%的量。
一年沒有一起大事故
記者猶記得膠州灣大橋正式開通30天的統計數據
“應該說大橋通行一年運行非常順暢平穩,沒有發生一起大的事故。”大橋運營方有關負責人表示,運行一年來,由于受大風大霧和雨雪等惡劣天氣影響,大橋封閉時間一共不超過50個小時,對于市民出行基本沒造成多大影響,作為一條橫跨膠州灣的海上“高速路”,大橋的貫通不僅實現了東西海岸的互通,同時也把紅島拉了進來,實現了三島的互動。
接線工程在發揮作用
膠州灣大橋青島端接線工程也正在發揮作用,一期工程范圍自膠州灣大橋與環灣大道節點處至海爾路立交,總長7.6公里,接線工程橫跨四方、李滄、嶗山區,工程沿線共有四流路、重慶路、黑龍江路、海爾路四座立交橋,跨海大橋高架路主線于去年6月30日通車時,尚有四座立交橋工程沒有徹底完工,隨著工程進展,海爾路立交橋、黑龍江路立交橋、四流路立交橋相繼通車。 橋隧· 社會經濟篇 旅游業: 去年游客人次破千萬
昨日記者前去采訪黃島旅游局副局長燕亞超時,她正和同事們商討今年旅游旺季期間要舉辦的六項節慶活動,分別是中國滑翔翼第一人飛越膠州灣、第八屆中國大學生沙灘排球錦標賽暨首屆青島金沙灘國際露營節、“新永coolcore杯”2012中國青島國際沙灘柔道公開賽、青島西海岸(金沙灘)第三屆國際啤酒嘉年華、2012年“海之戀”鳳凰島集體婚禮、“好客山東漫游黃島”休閑匯。
黃島各景區人流激增
“橋隧通車破解交通難題后,黃島區的知名度和關注度大大提高,黃島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逐漸向產品優勢轉化,各種活動也紛至沓來,選擇落戶黃島。”燕亞超滿懷信心地說,黃島旅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景區人流激增,拉動了旅游消費。據統計,去年全年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1000萬大關,達到10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和63%,旅游收入相當于全區GDP的4.7%,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3.1%,比上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
黃島景點串進青島游
記者注意到,在一個個創新高的數字背后,是黃島區各主要景區與市區景區及各大旅行社的緊密對接,是游客對西海岸旅游日益增強的信心。如野生動物世界與青島奧帆中心推出了“橋隧一票通”,而市區不少旅行社也開始把黃島的景點作為今年的新產品串進了青島游的線路,把原來的青島兩日游改為三日游,推出了“橋隧體驗黃島一日游”。“橋隧通車后,來自江蘇、浙江及省內日照、萊蕪等地的外地車輛明顯增加,當然市區游客也非常多。不少游客和團隊都選擇了在黃島住宿,通過橋隧往返青島游覽。”燕亞超指出,可以說橋隧通車改變了西海岸的客源結構。游客一改以往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更多地享受景區的內涵,自助游、自駕游開始增多。
旅游業還在“裂變”
西海岸旅游業的“裂變”還在繼續。燕亞超告訴記者,依托南部濱海資源,去年黃島區提出并確立了鳳凰國際旅游島戰略,成立建設指揮部加快建設。在鳳凰國際旅游島上匯聚的凱賓斯基、希爾頓、喜來登、鳳凰島溫泉度假等24家高檔次酒店,大部分已開工建設,多元錦江、凱賓斯基、海都酒店三期等三家五星級標準酒店近期將正式投入使用,索菲亞-喜來登大酒店、紫檀山酒店、金石國際廣場酒店、涵碧樓度假酒店、金沙灘希爾頓酒店等一批在建項目進展順利,未來3年內,一個擁有6500間客房以上的休閑度假酒店群將基本建成。
樓市: “老青島”置業向往西海岸
除了旅游業,去西海岸置業也成為青島市民最愛談及的話題。橋隧通車前后,西海岸被人寄予厚望,海爾、城建、海信、上實、中冶、魯商等知名地產商紛至沓來,在一灣之隔的西海岸復制著高樓林立的香港路。
樓盤銷售扯上橋隧
記者昨日在西海岸探訪時看到,各樓盤售樓處均以“西海岸經濟新區”、“膠州灣橋隧”等作為樓盤宣傳主題。眾多樓盤售樓處都在醒目處擺放膠州灣灣區橋隧位置示意圖、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布局圖,以及各媒體關于西海岸經濟新區的報道,展示了經濟新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軌跡與未來規劃,并從地圖中標注出自家項目與各項大規劃所在地的距離,力求更加形象地描述著西海岸樓市的前景一片向好。一樓盤甚至打出“十年前您錯過東海岸 今天請不要再錯過西海岸”的大幅宣傳標語來吸引購房者。
“老青島”的觀念在變
橋隧開通不僅改變了青島樓市格局,也改變了“老青島”們的傳統觀念。對生活、工作在市內四區的購房者來說,到大海相隔的西海岸去買房子住,在此前是不可能的事,但隨著橋隧通車,這一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周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西鎮人,工作在中山路附近,在他和老鄰居們看來,寧愿“蝸居”在老城區的小房里,也不愿到新城區嘗試通透明亮的大房子,因為“不方便”。但當他乘坐隧道公交來到開發區后,這里發生的巨變讓他有些應接不暇。“年輕的時候來過幾次,這里都是灘涂,這二三十年變化太大了”。受到觸動后,周先生也開始和朋友討論在西海岸買房的可行性,有時還和家人一起去開發區金沙灘愜意地過個周末。
西海岸樓市降價跑量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盡管有橋隧通車的交通利好以及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的美好前景,但受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這一年來西海岸樓市并不樂觀。截止到目前,開發區共有200余個在售新盤項目,膠南共有160多個在售項目,兩地的存量房已高達33085套,位居全市12區市的首位。面臨著空前的銷售壓力,多家開發商坐不住了,開始主動“降價跑量”,尤其是限購區域的開發區,如秀蘭禧悅山3月推出的248套房源起價4680元每平方米,這一“4字頭”樓盤一經推出便受到關注,銷售當日基本售罄。
【新聞專題】橋隧通車1周年再看西海岸 便利生活全景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