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所打擦邊球難查處
針對“黑中介”屢騙大學生的狀況,城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劉女士表示,作為勞動部門,他們一直在打擊各類違規中介,但很多中介所利用目前規定、制度的不完善,與勞動部門打著擦邊球。“例如,勞務派遣部門和中介公司在業務權限上就有著區別,但這些勞動派遣部門都在做著中介的買賣。”劉女士說,按照規定勞動派遣部門不能直接為個體勞動者介紹工作,但他們在
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有一次性騙取5000元以上才能立案、構成詐騙,而中介費每次只在幾百元甚至幾十元,單憑個體投訴,很難界定是否存在詐騙的情形。具體到暑假打工的大學生,因為他們不屬于標準意義上的勞動者,《勞動合同法》對他們并不適用,沒有簽訂書面協議的學生工,要維權更是難上加難。
大學生應學會保護自己
昨天,城陽區勞動部門工作人員提醒,大學生通過中介找工作時,應盡量到政府開辦的正規中介機構或人才市場,避免受私營小中介的蒙騙。而且當場簽訂正規的協議,交錢后索要收據,以便日后維權。另外,找工作時要把市場行情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不要脫離現實一味追求高薪,一旦受騙,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同時,工作人員建議,各高校應該在大學生期間增加對學生勤工儉學方面的教育,其中包括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崗位、找工作時應注意哪些細節、一旦出現問題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秋航表示,為了日后能夠有效地維權,在很多企業不會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打工的大學生最好能保存好打工期間的工作憑證,例如考勤表、工作證、證人證言、自己簽過字的材料等。(記者 于順 趙健鵬 王濤 實習生 于航偉 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