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談醫保新政
權威訪談
為什么要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大病保險如何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什么由商業保險機構承辦?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
關鍵詞:大病保險
記者:為什么此時出臺關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文件?
孫志剛:近年來,隨著新醫改的持續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建立。截至201
關鍵詞:繳費負擔
記者: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要解決什么問題?群眾個人是否會額外增加繳費負擔?
孫志剛:開展大病保險,對城鄉居民因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目的是要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絕大部分人不會再因為疾病陷入經濟困境。因此,大病保險的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人,所需要的資金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不再額外增加群眾個人繳費負擔。
在設計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和目標時,我們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關于 “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的定義,即在平均水平上,使個人不得不支出的醫療費用低于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的標準。經測算,各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可作為當地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的標準。當參保患者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這個標準時,大病保險對這部分人群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已經報銷的基礎上再次給予報銷,要求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50%。這里的合規醫療費用不局限于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但為避免浪費和過度負擔,不是基本治療所必需的項目不列入報銷范圍。
關鍵詞:商業保險
記者:為什么由商業保險機構承辦?
孫志剛:以往,基本醫保經辦通常有兩種形式,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直接經辦,也有地方委托一些專業機構提供部分環節的服務。新一輪醫改明確提出要探索“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在總結地方經驗和反復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采取了政府主導、商業保險機構承辦的方式。商業保險機構以保險合同形式承辦大病保險主要具有幾個優勢:一是能充分發揮商業保險機構的專業特點,加大對醫療機構和醫療費用的制約。二是可借助商業保險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統籌核算的經營特點,間接提高大病保險的統籌層次,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放大保障效應。三是利用商業保險機構專業化管理優勢和市場化運行機制,有利于促進提高基本醫保的經辦效率。
關鍵詞:有效監管
記者:對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有哪些明確要求?如何實施有效監管?
孫志剛:一是制定了商業保險機構的基本準入條件。二是規范大病保險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三是要求商業保險機構不斷提升大病保險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針對大病保險的監管工作,一是要加強行業監管。保險監管部門要從行業監管的角度,做好從業資格審查、服務質量與日常業務監管等行業監管。二是注重部門協同。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配合協同,加強對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監管。三是加強社會監督。將與商業保險機構簽訂協議的情況,以及籌資標準、待遇水平、支付流程、結算效率和大病保險年度收支情況等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強化醫療費用管控。相關部門和機構通過多種方式加強監督管理,防控不合理醫療行為和費用,并保障醫療服務質量。(據新華社)
上一篇:青島:雷鋒從未離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