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 “十二五”住房建設發展規劃。結合全市房地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七區各類房地產有效需求量約3700萬平方米,其中住房有效需求量約3000萬平方米。規劃的目標包括實現住房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努力做到住房價格與居民收入增長相協調,住房價格水平處于合理區間。 規劃中公布了市內四區和嶗山區建設重點布局,有買房計劃的市民可以盯準這些片區
關鍵詞:面積
2015年人均住房30平米以上
規劃中提出住房建設目標,到2015年,七區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0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加快調整住房保障建設和供應體系,逐步減少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規模,重點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著力推動集中籌建工作。城市中心區規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680萬平方米,住房保障覆蓋率達到20%以上。
關鍵詞:兩改
120個城中村改造涉及7.6萬戶
“兩改”安置住房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主要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陳舊缺失的地段實施舊城區改造,計劃對約120個城中村實施改造,涉及居民約7.6萬戶,拆遷改造房屋面積約880萬平方米。
危舊房改造方面,未來五年時間有計劃有步驟的完成主城區范圍內3.3萬戶、116萬平方米、923棟筒子樓,以及1萬戶、34萬平方米的倒危房和80片、3780戶、16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拆遷改造任務 。
關鍵詞:商品房
七區新開工商品房2500萬平方米
“十二五”期間,七區規劃新開工建設商品住房約25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 “城中村”改造項目提供的商品住房,向社會提供商品住房約25萬套。2012年起,每年集中新建農村住房2.5-3萬戶,2015年基本完成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
在住房建設用地發展方向的規劃中,住房建設用地主要有三類:舊城和城中村改造、傳統產業區的用地調整、新區建設。舊城和城中村改造指重點改造居住條件差的老城區以及城中村。舊城和城中村改造按規劃,集中成片有計劃、有重點地逐步進行,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嚴格控制開發強度,以減少配套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增加綠化面積,改善居住環境質量。主要區域包括中山路周邊及以西區域、鐵路沿線兩側、延安路兩側、鞍山路北片區以及滄口片區等。
傳統產業區用地調整主要指將傳統休、療養區以及工業區和污染工業的用地調整為住房建設用地,重點區域包括市南區東部休、療養區和李滄西部、四方西部等傳統老工業地區。
新區建設是居住用地的主要增長和發展地區,主要包括李滄東部地區、城陽東部地區以及膠州灣北部各街道辦事處駐地及其周邊地區、黃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