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參苗養殖密度應當控制了
據悉,由于水質好等因素,田橫島的海參苗一直以成活率高,病害也少而在南方客戶中擁有良好的口碑,這也成為不少外地客戶繞開其他地方跑到田橫來的原因。但今年等客戶的經歷,讓一批80后年輕育苗老板感到了危機。
仲維仁在采訪中也表示,雖然有著良好的口碑,但田橫島的海參苗與萊州 、東營、威海等地相比,并不具備價格優勢,加上育苗技術和
山東好當家股份有限公司往年也有一部分參苗從即墨田橫采購,但是隨著全產業鏈海參養殖加工體系的建設,好當家也開始在自己的海域建設育苗基地。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己育苗一來減少采購成本,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上控制參苗質量。
“最初,田橫鎮的海參育苗戶只有百余家,如今迅速擴張,勢必會影響海參苗生長發育的環境。”仲維仁表示,迅速擴張導致密集養殖,還可能會導致海參質量的下降。他建議適當減少養殖密度,推動育苗產業發展得更加規范。
相關新聞
秋參出水比春參貴一成
霜降一過,大量的養殖海參就到了出水的季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秋海參價格比春季貴了些,干海參或將每斤上漲400元。
10月26日,薛家島海福康海參養殖基地迎來了今年秋季的第一波“戰利品”,市民可以在一個周內吃到制好的干參。據基地負責人尹寶德介紹,受南方海參的沖擊,今年春天海參價格有所下跌,如今新參上市,價格比春天貴了些。青島好當家銷售公司總經理王濤說,秋參比春參價格貴了10% 左右,主要原因是秋參成長肉厚,而且出水時大多把腸子吐出來了,所以海參更實在。本版文/圖 本報記者周曉荷 楊冰(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