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召開的青島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將審議《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草案)》。作為青島的母親灣,除了此次制定的保護方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已多次提出膠州灣保護。對于如何保護青島的母親灣,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佩芳闡述了膠州灣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問題。
????動態
????膠州灣將劃永久保護線
????擬通過退池還海等增加岸線15公里、
水域 4.8平方公里
????10月27日本報報道了島城擬出臺“母親灣”保護方案的消息,《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草案)》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那么這份方案是如何編制的?在 10月30日舉行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副市長王建祥對這一規劃方案的編制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據介紹,該規劃方案將于會議期間進行審議。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是青島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環膠州灣地區也是青島未來海灣型都市區的核心區域。歷屆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高度關注膠州灣的保護。”王建祥表示,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又將膠州灣的保護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進一步切實加強和實施膠州灣岸線終極性、永久性保護和建設的要求,以解決多年來膠州灣不斷填海和水域面積不斷縮小的問題,同時又提出了加快制定環灣保護工程規劃。該方案由市規劃局、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和區市,在近年來編制的環灣保護系列規劃成果和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利用3個月的時間,于今年7月編制完成。
????該規劃方案實施后,膠州灣變成什么樣才算達到理想狀態呢?對此,王建祥表示,規劃的目標是保持膠州灣生態平衡和可持續利用;嚴格劃定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嚴禁填海,實現水域面積不減小;編制岸線規劃,實現永久性保護;確保膠州灣生態安全,構建生態灣區,建設膠州灣優質生活圈。規劃原則是嚴禁填海、保護自然岸線、“退池還海”和保護生態濕地。
????據王建祥介紹,為有效保護膠州灣水域面積,規劃在編制內容上深化、落實環灣保護相關專項規劃和專題研究成果;在成果深度上增加保護控制線規劃圖則,明確控制線坐標定位。從而來滿足環灣相關規劃編制、建設項目審批以及監督管理的需要。同時,重點突出自然岸線、水域面積的保護與恢復以及生態的保育。根據計劃,此次規劃將通過“退池還海”,增加自然礁石和基巖岸線約15公里,增加水域面積4.8平方公里,從而提升膠州灣的生態功能。
????談意義 自然資源不可再生
????“首先要說明一下海岸線的價值。”在郭佩芳看來,海岸線自然價值主要有7種,它是海陸相互作用的自然記錄;是陸地的自然皮膚;是海洋的自然性格;是人海相互影響的自然結局;是地球饋贈給人類的不可復制的自然遺產;是三圈相交的獨特的自然生態;是海洋陸地大氣生物平衡的自然公園。除此之外,海岸線還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它是人類走向海洋的橋頭堡;是保護人類陸地家園的保命線;是研究海陸氣生相互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是國家海洋主權和權益的基礎點;是人類認識、感悟、親近海洋的感情線。
????“正是基于這樣的重要性,我們才應該保護海岸線。”郭佩芳表示,膠州灣海岸線類型有基巖岸線、砂礫岸線 、淤泥岸線 、人工岸線、堤壩港口等,相關材料顯示,膠州灣海岸線形成于5億年前 ,可以說是不可再生,膠州灣是半封閉型海灣,灣內寬闊開敞,自然條件有相對的獨立性,灣內雜色蛤、文昌魚等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國家珍稀候鳥和亞太地區水鳥遷徙的集中棲息地、停歇地之一。灣內有野生水鳥156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1種,每年春、秋季節遷經膠州灣濕地的水鳥有數百萬只,越冬水鳥7萬余只;灣內現有魚類50種、甲殼類10幾種,“通過這些能明顯地看到膠州灣對于我們的自然價值和社會價值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保護膠州灣勢在必行。”
????談變化 原始岸線所剩無幾
????膠州灣被稱為青島的母親灣,給青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港口、生物、濕地等天然資源。然而,青島在依托膠州灣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取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膠州灣出現海域面積縮小、水動力減弱、濕地面積下降、生物物種減少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之前海大做過一份關于膠州灣的報告,報告顯示,膠州灣的面積從1986年的567.95平方米,到2005年減少到了356.60平方米,面積減少了37.2%。”郭佩芳表示,根據海大的報告,衡量一個海灣自凈能力大小的納潮量也明顯減少,從1863年的1.357減少到了2005年的1.1,140多年減少了19%;而海岸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工岸線不斷加長,自然岸線不斷縮小,1863年人工岸線和自然岸線分別為0、203.824千米,到了2005年這兩項數據變成了158.807千米、19.254千米。
????除此之外,海岸線的長度則在不斷縮小,根據另外的一組研究數據顯示,1952年膠州灣海岸線長度為285千米,1985年約為233千米,2005年則為199千米,比起1952年減少了30%。到2005年,原始基巖海岸線所剩無幾,僅有9千米,占4.8%,分布在灣口和紅島南部岸段 ;港口碼頭成為岸線的主要使用者,約有63.4千米,占全部岸線的1/3;人工堤壩數量最多,約93.4千米,占全部岸線的1/2;河口岸線僅有3.2千米,質量堪憂;灘涂只有7千米,生態平衡岌岌可危。
????談問題
????無序索取多保護意識少
????《青島市海岸帶規劃管理規定》、市人大通過的《關于切實加強加州灣水域及近海岸線保護的議案(第9號)》、《青島市城鄉規劃條例》、《青島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定》、《膠州灣圍海填海控制線 、濕地保護線 、入灣河道控制藍線及近岸地帶禁建與限建區域控制線規劃》、《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研究》、《發展中的環膠州灣地區保護研究總報告》……雖然近幾年,青島市陸續出臺了很多專門針對或涉及到膠州灣保護的一些政策規劃,但在郭佩芳看來,目前在膠州灣的開發及保護方面,還是存在法律建設薄弱的問題,“八個規劃、九個規定也抵不過一個法律 ,只有法律才能具有更好的約束性。”
????同時,郭佩芳認為,除了法律建設薄弱外,人們對于母親灣的意識薄弱,發展理念落后,“膠州灣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也是有承載力的,不能過度開發利用。”郭佩芳還表示,綜合管理不足、執行力不夠、連續性較差等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對于膠州灣的管理缺少一個足夠級別的機構去統籌管理、開發,同時大家對于膠州灣更多的是索取,主動保護的意識少。”
????談對策
????設配套法律劃利用底線
????既然膠州灣對于我們如此重要,那么對于目前在膠州灣保護和開發利用上存在的問題應該如何去做呢?
????對此,郭佩芳也給出了自己的一些策略,首先是研究建設《膠州灣法》等配套法律法規,強化母親灣思想意識,要明白“自然母親”是不可再生的,是不可或缺的,是不可過載的,是不可侮辱和不可獨享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尊敬、保護膠州灣這個‘自然母親’,遇到對膠州灣破壞的人和現象要敢于與其‘戰斗’”郭佩芳表示,“我們還要改進發展理念,要用可持續發展觀,用科學的規劃和生態理念,去協調岸線海域陸地,統籌過去現在將來。在管理上也要重視,要建立一個高級別、高統一、高權威的膠州灣管理執行體制。”
????此外,郭佩芳給出了在膠州灣保護和利用上的底線,就是“兩不少、三不降、兩不動和上效益、上水平”,也就是海域面積、自然岸線不減少;納潮能力 、水質質量、生境質量不降低;基巖岸線、海底礦產不能動;人工產業岸線上效益,人工公益岸線上水平。(記者 高亮 郝園園)
上一篇:青島行人過馬路組團肉搏擁堵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