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南北動脈打通 臺柳路年底通車
變化 沿路變現代化小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區的擴容,臺柳路兩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哈爾濱路這段是臺柳路的一部分,往南一直延伸到現在的西吳路都叫臺柳路。一說臺柳路上的‘海城賓館’沒有不知道的,它是改革開放以來,吳家村建的當時青島少有的大型賓館。 ”臺柳路上的老住戶張閔回憶說。
但如今的清江路、臺柳路一帶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記者注意到,這里三年前已經建起了一個大型居住小區,同時還有兩個小區剛剛建成。不僅如此,清江路北端還有兩三個小區正在建設。而這一切都得益于選址于此的地鐵M3號線。 “三四年前,哪有人會想到來臺柳路買房子,我2009年買鴻士雅居時才六七千元一平方米,現在周邊的新房都賣到了14000元/平方米,快翻一倍了。都是地鐵帶來的效應,地鐵清江路站近在咫尺。 ”附近居民李強勇說。
此外附近的雙山村、保兒村、河西村、華光村也已于這兩年展開舊村改造,低矮破敗的平房、泥濘不堪的老路已被現代化的配套完善的新小區所取代。
新聞鏈接
是“中國最早公路”之一
為了進出嶗山柳樹臺消暑度假方便,德國人在1904年修建了一條自青島臺東鎮開始一直延伸到柳樹臺的車馬公路,即臺柳路。
臺柳路起自青島市市北區臺東,經吳家村、雙山、河西、李村、九水,至嶗山柳樹臺,始建于德占時期的1904年,1905年竣工。臺柳路全長約為29847.92米,面積約150661.40平方米,其規模之大、路線之長在當時居青島乃至山東省之冠,在全國也是最早通行汽車的道路之一,被稱為“中國第一條公路”,曾是進出青島的大動脈。 1928年版《膠澳志》有“臺柳路由臺東鎮經李村至柳樹臺”的記載。之后,仍沿用此名。
近年來,黑龍江路、重慶中路升級改造,由公路變身市政道路,成為進出青島市區的南北主要大道,然而臺柳路卻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如今,隨著青島經濟發展和城區不斷擴容,南北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已經“隱退江湖”并且“四分五裂”的臺柳路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記者 劉蘭星)
上一篇:青島最美的姐飆車救斷指 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