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油炸零食含致癌物
劉玉娟說,三四年前他們對青島兩所小學1~6年級的學生做過調查,發現超重、肥胖比例超過20%,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一個數字,而這兩年的情況在逐步惡化。
油炸膨化等高熱量零食對人體的危害,不僅是高熱量的轉化堆積,劉玉娟認為還應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考量 。“油炸零食,例如馬鈴薯,在高溫下食物會裂解產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質,而它們是強致癌物。而薯片就更特別,它富含淀粉,而淀粉質高溫條件下裂解,會產生丙烯酸,這也是一種強致癌物。”劉玉娟說,這些物質不是說一定能導致癌癥的發生,但是長期食用者患癌的風險更高一些。
另外從工藝上看,即使油合格,油溫控制不當也會產生有害物質;反復使用的油不更換,會產生大量過氧化物,食用后在人體中生成大量自由基攻擊細胞膜,理論上也是引起動脈硬化、腫瘤的因素之一。
“這些影響對所有人群都存在,但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劉玉娟說,孩子處在生長發育期,肝腎的功能比較差,代謝這些有毒物質的能力比成人更低一些,所以他們受到的傷害更大。
營養素缺乏有零食“功勞”
海慈醫院營養科主任楊紅還認為,零食本身的特性導致其引發油攝入過量是必然的結果。她說,吃零食沒有饑飽的感覺,多吃肯定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 ,慢慢地就會反映在體重上,從而增加疾病的發生率;此外,零食肯定會影響正餐,導致正餐不規律、量少,就會造成營養不良,營養素缺乏。
“從我們臨床上來看,凡是營養素缺乏的孩子,大都有不好的飲食習慣,都跟零食的干擾有關系。”楊紅說,雖然他們沒有做過流行病學調查,但是從多年臨床的經驗來看,零食對于孩子的健康影響非常大。
零食的危害對孩子有多大相信家長都清楚,但為什么那么多家長不管管呢?“零食導致疾病的情況在少年兒童中不少,而前來就醫的卻不多,這跟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有很大關系,家長們對這類孩子的就醫意識非常差。”劉玉娟說,家長對孩子就診的意愿不很強烈 ,直接導致了部分疾病的惡化。“其實家長心里很清楚,孩子的這些疾病是因為吃零食造成的,只要控制少吃或不吃零食 ,體重下來,病情就會減輕。但這卻比較難,孩子自制力不像成人那么強,家長也不太忍心讓孩子運動或控制零食,就導致了這種狀況不斷惡化。”
看了以上我們的分析 ,家長們肯定會知道零食最好是不吃的。“其實它除了口味上比較好、提供一定的能量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營養。”劉玉娟一語中的。 (記者 楊洪星 李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