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編”一年自掏87億“上保險”
昨日,又一家人壽公司落子青島,這是今年第5家壽險公司在青島開設分公司。根據青島保監局的統計,今年前11個月,島城市民共購買了87.15億元人壽保險補充養老金。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中國養老金儲備占GDP的比例僅為2%,遠低于日本的25%。對于島城很多企業員工來說,按照青島社平工資低標準繳納的養老保險,退休后每月的養老金大大減少,他們被稱為“養老低保族”,成為各大保險公司爭奪的對象。
擔心退休后只能吃饅頭
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部分事業單位的企業編員工,還是公司職員,養老保險并非全部按照實際收入繳納。相當多的企事業單位是按照青島市社平工資作為基數,以最低比例繳納。2011年,青島市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2763元,月社平工資2730元;社保繳費工資區間:1638元-8190元,但相當多的單位以1638元為基數繳納養老保險。就意味著雖然在職的時候收入水平尚可,但退休后享受的養老金將只有企業的平均水平,遠遠低于在職工資。
不到30歲的陳女士在一家外資食品公司工作,月收入最高時能達到6000元左右,在同齡人中也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她平時花錢還是縮手縮腳,“公司給我們交的五險一金是按照青島市社平工資計算的,并不算高。所以現在起就要攢好一大筆錢作為今后養老使用。”按照目前養老金計算方法,陳小姐若是在55歲退休,假設繳費年限為25年,月薪6000元以上,養老金不足2000元不足為怪。算上CPI,這點錢可能只夠吃饅頭,從而引發白領焦慮。
今年買87.15億養老險錢
由于對未來養老保險的過低預期,許多白領患上了養老焦慮癥,而部分壽險公司正是看準了企業職工對于未來養老的焦慮,開始大力推廣養老型壽險,越來越多的壽險公司選擇在島城安營扎寨。昨天,天安人壽青島分公司正式成立,這也是島城今年新開業的第5家壽險公司,而其他四家落戶島城的壽險公司則分別是信泰人壽、建信人壽、招商信諾人壽和生命人壽。
天安人壽青島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吉冰介紹,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普通的社會養老保險已經不能滿足普通企業職工的需要,所以需要一定的商業養老型保險作為補充。信泰人壽青島分公司人事行政經理冷靜表示,許多30—40歲的客戶選擇購買一些養老型保險產品,就是為了保證即便是退休后也能過上一種較為舒適的生活。根據青島市保監局發布的2012年1—11月人壽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顯示,島城29家壽險公司前11個月的保費達到87.15億元。(記者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