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半島網聞 > 正文

有機食品暗藏黑戶 工商提示面對噱頭認清身份

來源:青島日報-- 2013-01-23 06:23:03 字號:TT

  “想買有機雜糧,不同品牌的有機標簽卻不一樣。這是咋回事?”“現在只要帶包裝的蔬菜都印著‘綠色’字眼,是真是假如何區別?”工商12315近期接到多個市民咨詢投訴電話,春節臨近,年貨熱銷,也為不少商品打擦邊球提供了機會。年貨只要沾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的字眼,銷量和售價價格都比同類產品要高一大截,但是這些產品是否全部符合有機、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昨日,記者跟隨工商部門在市場上實地抽取了幾類產

品查驗“身份證”。

  在香港中路和寧夏路兩家大型超市內,記者分別從海產品、糧油、雞蛋、蔬菜多個柜臺找到了“有機”字眼。一種深海海帶在包裝顯要位置貼上了有機圖標,注明“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監制”,并提示了有機碼的位置。工商人員表示,這是較為正規的包裝,明示了有機碼、認證機構和有機標示。在蔬菜區,記者找到了產自臨沂的一個韭菜品牌,雖然張貼了有機圖標,但在任何包裝上都找不到認證碼和認證機構。另一個豆芽產品打出了“綠色蔬菜”字樣,并在超市價簽上印有一串代碼,仔細查看后記者發現,這個認證碼并非綠色食品的12位編號,而是20位。在糧油區,某品牌的燕麥片上同時印有“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字樣,卻只出現了綠色認證編號,“有機”無從查詢。

  五花八門的認證機構,不統一的各種編碼,讓有機、綠色食品“魚龍混雜”。據了解,我國2012年7月1日實行的新版《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規定:每件達到新國標的有機產品必須加貼17位的唯一編碼,一品一碼、不可二次包裝。新標準對產品審核十分嚴格,申請認證的每種產品每出產一次都要接受一次檢測,舊標準中的20多個農殘指標也由“限制數量標準”變為“零殘留”。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有機食品中,不排除摻雜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中種植及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或加工的農產品,其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接受嚴格控制,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明顯低于以上兩種食品,其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控制在安全質量允許范圍內,是最基本的市場準入條件,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工商部門提示,由于通過認定較為困難,因此有機食品數量不會太多,只在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水產品、調料等品類中有少量品牌通過認定。部分廠家可能以綠色食品或無公害農產品冒充有機食品銷售,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憑17位有機碼在 “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中查詢驗證真偽。(記者 王 瑜 賈文德 劉玉磊)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祁阳县| 乐山市| 武夷山市| 灌云县| 绵竹市| 乐平市| 宿州市| 北海市| 南江县| 施甸县| 永寿县| 八宿县| 曲水县| 新和县| 呼伦贝尔市| 宁陵县| 东乡县| 恩施市| 鄄城县| 宣恩县| 北宁市| 柏乡县| 沙雅县| 邹平县| 虹口区| 巴林右旗| 商洛市| 湘阴县| 徐汇区| 高雄县| 亚东县| 庆云县| 隆尧县| 长葛市| 新巴尔虎右旗| 郎溪县| 新绛县| 敦煌市| 泗水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