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網購火爆催熱快遞業,此前快遞因不規范一直是投訴重災區,接下來快遞行業將迎來“嚴打”風暴。日前,國家郵政管理局網站披露稱,交通運輸部公布了1月11日修訂后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將規范快件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本市郵政管理局則對快遞企業進行監管,快遞員拋扔踩踏快件至少罰萬元,若偷盜快件最高可判刑。而市民投訴快遞企業后,
重點整治泄露信息
“快遞公司泄露3萬客戶信息,每條信息賣5毛錢。”“先簽字才讓驗貨,液晶電視破損難索賠?!薄榭唇诿襟w對快遞行業的報道,快遞行業亂象重重,尤其是不少用戶信息資料頻頻被泄露,這也成為本次重點整治項目。記者從《辦法》中了解到,3月1日起,快遞從業人員不得扣留、倒賣、盜竊快件和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若違反規定的依法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今大大小小的快遞公司越來越多,但快遞從業人員素質層次不齊,野蠻分揀現象時有發生。對此,《辦法》也展開嚴打,快遞員違反規定拋扔踩踏快件至少罰萬元。《辦法》規定企業在分揀時,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損毀。違反規定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處1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去年包括韻達、圓通等因違規運輸禁運品被注銷空運代理資質,此次《辦法》也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對不能確定安全性的可疑物品,應當要求用戶出具相關部門的安全證明。用戶不能出具安全證明的,不予收寄。
可先驗貨再簽字
記者從青島市工商局了解到,此前因快遞物品破損導致糾紛的案件時有發生,由于舉證較難,工商部門處理此事時也很頭疼,只能盡力為雙方調解。今后快遞物品破損現象或將得到遏制,《辦法》規定,投遞快件注明為易碎品且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的,快遞企業應告知收件人先驗收內件再簽收。對免除或者限制企業責任及涉及快件損失賠償的條款,應在快遞運單上以醒目方式列出,并予以特別說明。
《辦法》還對快遞企業提出要求,快遞企業辦理業務時,應提醒寄件人閱讀快遞運單的服務合同條款,并建議對貴重物品購買保價或保險服務。分揀快件時,應按快件種類、時限分別處理、分區作業、規范操作,并及時錄入處理信息,上傳網絡。同時還明確了快遞企業的責任,《辦法》指出,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企業與用戶之間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于購買保價的快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未保價的快件,則按照郵政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而業內目前普遍仍是按照3至7倍的運費的標準賠償。
昨日,記者致電島城多家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他們表示已從網上了解到《辦法》規定,并將印制規定內容給一線員工,督促他們嚴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