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做客中山講座(南方日報記者 王云 攝)
南方日報訊 應中國銀行中山分行的邀請,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偉教授昨日來到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參與2013年度中銀論壇暨客戶答謝會,并以2小時的演講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調整作了深入的解讀。劉偉認為,現階段對中國經濟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按照經濟周期推算,2013年,中國經濟將有望迎來復蘇。
出口負貢獻,增長靠內需
2012年,中國人均GDP達到58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相當于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劉偉認為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積極應對內需疲軟、通貨膨脹、市場化滯后等“中等收入陷阱”。他說,現階段投資增長放緩,主要由于缺乏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自有品牌等因素,相反,原來經濟增長所依賴的土地、勞動力、自然環境等要素成本越來越高,無法支撐增長。
劉偉認為,在世界經濟復蘇蹣跚的大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容易抬頭,中國所面臨的出口環境將更加嚴峻。
投資方面,政府正擇機退出前兩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投資,但企業投資未能跟進,就可能導致投資不足的問題。大企業有錢,但技術創新力不夠,缺乏產業升級空間,而小企業想投卻缺乏資金,市場未能形成有效的投資需求,只能迫使政府再度出手。
房地產價格很難下降
有現場觀眾向劉偉提問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走向,劉偉說:“房地產是不可或缺的主導產業群,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既能帶動資本積累、技術進步,還能帶動就業,很難有別的產業能夠代替。不能因為有泡沫就動搖了現階段把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的基本政策態勢,否則經濟增長的結構動力會嚴重缺失。”
劉偉認為,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的過程中,房地產價格一定會上漲,現在只能將上漲速度控制好,使其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吻合。他承認房地產泡沫的存在,也贊同政策上對泡沫必須有效控制,還住宅本來的屬性。
房地產價格上漲的趨勢壓力什么時候才會降低?劉偉說,一方面要度過工業化、城鎮化基本加速期;另一方面是剛需問題,“中國現在是三代人同時買房,這在全世界是罕見的。”他說,“未來獨生子女的孩子可能一個人就要繼承7套房,到那個時候,房價就可能會降了。”(記者/孫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