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勞務市場尚未開門納客,位于沈陽路上的自發勞務市場愈加紅火。昨日上午,記者現場探訪發現,不少小老板舉牌在馬路邊招工,為盡快招到工人,甚至還玩起 “暗戰”,臨時漲錢搶工人。雖然前來找工作的打工者也不少,但都是想“跳槽”的,真正談成的很少,大多數人仍處于觀望狀態。
為搶人臨時漲錢
昨日上午,記者在沈陽路自發的勞務市場看到,人行道、馬路上、天橋底下到處都是成群結隊找工作的人,很多人都站到了車行道上,這里臨近長途汽車站,又是市內主干道,來往車輛非常多,只要有招工車輛停下,就會立刻圍上一群打工者。
“春節效應”帶來的招工難也顯現出來了。廚師、服務員、勤雜工、保安、洗車工、操作員、包裝工……各式招聘廣告在這處自發的勞務市場上隨處可見。
記者注意到,一名穿戴時髦的中年女子舉著招聘紙牌站在人群中來回穿梭,紙牌上寫著招聘洗車工。“多少錢一個月?”記者上前詢問。招工的林女士打量了記者一番反問道:“你是來找工作的嗎?”記者說明來意后,林女士用紙牌遮擋著面部,湊近了低聲說,“1800元一個月,管吃住。”
“上飯店干服務員都2200多元了,大冷天的,洗車工收入這么低,誰干啊?”臨沂來青打工的小伙王宇一聽,嘴里嘟囔了這么一句。“我剛才先轉了一圈,悄悄地打聽了其它洗車店給的工資,都才1600元一個月,我這就屬于高的了。別看是洗車工,還可以跟著學學汽車裝潢,將來掙了錢可以自己開店當老板。”林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神神秘秘的林女士是為了防止其他同行打聽到她家給工人開出的待遇。“我們也是沒辦法,要是開的工資比別家的低,我們在這站一個星期也可能招不到工人。”林女士無奈地說。臨近中午,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洗車店老板也臨時漲錢,將工人待遇調整到1800元一個月,包吃住。
揣著“紅包”找員工
記者在沈陽路勞務市場調查發現,不少老板甚至揣著“紅包”招人,給出的條件甚至比節前都高。
在方中圓小區經營餐點的小老板王強已經在寒風中站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小店周圍的三四家單位初七正常上班,可讓他發愁的是店里的3名員工只有家住青島的服務員能按時上班,面食師傅和勤雜工都明確表示要在家里過了元宵節再來上班。發短信多次溝通無果后,王強大年初五就開始在沈陽路“上班”,但一直沒有招到合適的員工。
記者看到,路邊已經停了十幾輛私家車,在車門上都貼著招工啟事,只要打工者一點頭,老板就熱情地將打工者讓上車,然后將他們拉回單位。“招個人太不容易了,不敢給他們留比較后悔的時間。”一家企業餐廳的經營者胡女士介紹說,她所服務的企業今天正常上班,餐廳必須像平常一樣在中午11時30分開門服務,但是到現在為止,11名員工只回來6人,所以她揣著“紅包”到市場上招人,只要打工者同意立即到崗上班,元宵節前的這一周她將給50元節日補貼,這個條件讓她招到了1名第一次進城的年輕小伙子,胡女士也為此松了一口氣。
老板們心情迫切,打工者在這個時候卻表現得很淡定。來自沂水的張德福雖然只有20歲,但是從16歲開始外出打工的他在談條件時顯得非常老練,除了工資以外,他對于工作時間、工資發放方式等細節問得也很仔細,并且要求老板明確到書面合同上。“以前我上過當,這都是吃虧得出來的經驗。”張德福向記者介紹說。
招工找工“兩頭難”
“現在很多農民工眼高手低,并不急于找工作,我并不經常到這里招工,卻能發現一些‘熟面孔’,看著他們在這溜達的時間比干活的時間都長。”開飯店的唐女士說,原本她并不想來這招廚師,可是原來的廚師過年期間回老家后突然生病,沒法回來了。“初八就要開業了,只能現過來‘抓’人,廚師要一個月3800元至4000元,服務員2200元。”唐女士說。
吉林老潘6年跳槽24回
這已經是48歲的吉林人潘玉林來青島的第六個年頭了,這些年來,他獨自在外打拼,和妻子、孩子已經有兩三年沒見面了。由于不舍得往返的交通費用,今年春節,他依然沒有回老家,又度過了一個寂寞的春節。昨日上午,記者在沈陽路馬路勞務市場碰到了老潘,他想找個月薪3800元的電焊工作,從正月初三就出來找活了,到目前還沒碰到合適的。
勤雜工、服務員、包裝工、搬運工、木工、瓦工、搬家工、電焊學徒……從最初在飯店干每月600元的勤雜工,到現在想找月薪3800元的電焊工作。六年間,潘玉林換過24份工作,平均一份工作只干兩到三個月。
10名打工者一天沒“點頭”
記者采訪中發現,在沈陽路自發的馬路勞務市場,和潘玉林抱著同樣“再等等”心態的打工者人數眾多。“有些工作說是3000元,到了人家廠里可能就不到3000元了。”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23歲的王東輝也在一邊抉擇一邊等待更適合的機會。“我來青島十多年了,什么活都干過,對工作崗位并沒有特殊要求,要求月薪在3000元至4000元就行。”46歲的袁延河說。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10名打工者中,沒有一個人選定工作,仍在觀望。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招聘崗位普遍比去年高出兩三百元,但工資待遇成了雙方最大的障礙。因工資待遇不夠理想,不少找工作的人甚至看一眼招聘簡章就離開了。打工者對工資要求普遍在3000元以上,且最好是一個輕松的活,他們部分人中寧愿在這里一直碰“運氣”也不愿意先找個活試試。
“我每年都在這招工,目前,農民工剛開始返青,很多人都摸不準今年的行情,而用人單位也摸不準用工工資多少才合適,雙方都在互摸底牌,雙方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才會判斷出對方的需求。”為建筑工地招保安的王先生表示。
????相關新聞
????58歲大媽玩“跳槽”
????早報訊 昨天,即墨新年首場招聘會在鶴山路廣場上舉行,約有上萬人前來尋找工作。記者調查發現,外地工潮還沒返回,前來應聘的都是本地土著,而且基本上都是想“跳槽”的工人。58歲的即墨徐大媽去年做保姆嫌工資少,大年剛過就來到招聘會上重新選擇工作。
????“去年工作的地方雖然待遇不錯,但離家遠了,想換個地方。”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墨首場招聘會上遇上了找工作的市民張義崗,他轉了一上午,幾乎把所有適合他的工作都看了一遍,但還是沒定下來。今年30多歲的張義崗告訴記者,去年他在即墨一家大型針織企業上班,月薪也在3000元左右,可是因為離家有些遠,孩子老婆都照顧不到,所以今年想再換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記者在招聘會上看到,即墨58歲的徐大媽正在詢問家政保姆工作。她告訴記者,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她在家閑不著,去年一直做保姆工作,但月薪太少了,今年想再重新找個人家,看能不能多賺點錢。
????記者調查發現,像昨天來招聘會的跳槽找工作的至少占了八成以上。
????中介招一人凈賺100元
????早報訊 昨天上午11時許,盡管還是大年初六,但位于杭鞍立交橋下的一處勞動力市場上已經是人頭攢動。
????水產加工廠招技術工,月薪2400元,包吃住……記者看到,這里的招工板上已經貼上了不少招工信息。在這里擺攤招工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僅大年初六一個上午,她這里就新添了14條招工信息,大部分都是青島市區范圍的小企業,來這里招聘工人。除了張貼招聘信息的方式,企業老板還可以委托在這里擺攤的中介招工。“今年中介費比去年高,招一個工人要收100塊錢,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企業委托我們幫忙招工。”劉女士說。
????在杭鞍立交橋下的勞動力市場,記者發現絕大部分在此招工的都是一些小微型加工企業,且多在市區內。對此,劉女士表示,市郊大一些的企業,一般都不會在這里招工,往往都有自己的渠道保障用工需求。“今年招工還是比較困難,但沒有往年那么嚴重。”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德誠機械設備加工廠總經理孫誠志告訴記者,過去幾年,年后招工一直是企業最頭疼的事情,而今年形勢相對好一些,一方面企業調整了用工機制,通過提高福利待遇、工齡工資等保留老員工,另一方面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減少對人工的需求。
上一篇:23名微博求助海員平安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