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蓼蘭鎮任家廟村的任明君養殖了3000頭豬,是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可是最近這幾天,任明君的心情是一落千丈。隨著近期生豬價格的大幅下滑,不僅生豬的銷售量明顯下降,就算是能賣出去的,算上飼料、人工等各種養殖費用,大約出售每只生豬要賠200元,照此趨勢預計,一年5500到6000頭的出欄量下來,要賠掉一百多萬元。
????生豬“掉價”愁壞養豬戶
????今年60歲的任明君是平度市蓼蘭鎮任家
????雖然明知道在生豬價格下降的趨勢下,繼續投入還是會賠錢,但是任明君表示不得不繼續堅持做下去,船大難掉頭,3000頭的生豬存欄量和每年5500-6000頭的出欄量,讓平度第一大生豬養殖戶無法像許多小型養殖戶一樣僅看市場的風向調整養殖情況。幸好基地除了生豬的銷售,還有育種一項的收入做補貼。
????供大于求短期難“翻身”
????生豬價格下跌,實際上是一個全國性現象。從存欄情況看,當前青島市乃至全國生豬產能偏高,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短期來看,豬價難 “翻身”。
????市畜牧獸醫局發展處陳科長分析認為,生豬價格大跌導致普遍性虧損,不外乎三大因素。首先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從青島地區看,生豬出欄量雖增幅不大,但供應量總體上是充足的,同時,市場對肉類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過去“豬肉獨大”的情況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牛肉、羊肉。其次,生豬存欄大量增加,導致飼料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生豬存欄量大,對飼料需求就多,必然推高飼料價格,導致生豬生產成本大增。第三,生豬存欄量增加,使養殖戶經濟收入預期降低,為減虧止損,養殖場(戶)采取提前出欄的做法,使生豬供應更加集中。于是,生豬價格“跌跌不休”就成為一種難以遏制的市場趨勢。(記者 周曉 趙杰)
上一篇:中鐵投400億建西海岸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