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激情建功青島】6年繞地球"跑"3圈?他是地鐵"最美駕駛員"
【青島新聞網原創】
(圖、文、視頻|孫志文)
“手柄輕四兩,責任重千斤……手柄輕四兩,責任重千斤……”每次走進地鐵列車駕駛室,落座之前,李明總會在心里默念兩遍他的駕駛信條。
作為青島地鐵3號線開通后的首批電客車駕駛員,過去6年時間里,正是在這種信念的加持下,李明駕駛地鐵列車安全行駛12萬公里,不僅見證了3號線1500多個日夜的安全運營,也見證了青島地鐵線網的從無到有。
不久前,在山東省城市公共交通運輸行業“最美駕駛員”評選活動中,李明榮獲“2020年度山東省城市公共交通運輸行業‘最美駕駛員’”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無疑是對他這些年扎實肯干、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的最好褒獎。
開地鐵是“命中注定”
11月的清晨,天色亮得有些晚,但這座城市依舊準點蘇醒,沒有半點延遲。正值早高峰時段,青島地鐵3號線地鐵大廈站的站內站外早已人頭攢動,一派繁忙。
初見李明時,他正在地鐵大廈的司機辦公室里為上車作著準備。接近一米九的身高,穿著筆挺的藍色工裝,還有精干的短發和溫文爾雅的談吐……眼前的李明看上去更像是電視劇里的“中國機長”。
與記者簡單溝通后,李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部門早會、人臉識別簽到、酒精呼氣檢測、抄寫運營揭示,他按部就班地準備著,動作嫻熟、一絲不茍。
作為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的一名電客車司機,也是3號線運營以來的第一批司機,30歲的李明已經在青島地鐵工作6年了。
說起自己的職業生涯,李明笑稱:“這一切似乎是命中注定。”他告訴記者,小的時候他和同學玩星座職業測試,測試結果是他適合做地鐵司機。“那時候不知道什么是地鐵司機,因為沒見過地鐵長啥樣,所以一直很向往這份職業”。
李明高中畢業時,恰逢青島地鐵大量儲備運營人才。懷著心底那份對地鐵司機的向往,他成為了一名青島地鐵的委培生。
6年繞地球“跑”3圈
作為青島地鐵的“老司機”,從3號線開通到現在,李明已經安全駕駛超過1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跑”了3圈。對于私家車司機來說,這個數字不足為奇,但對于一名“90后”地鐵列車駕駛員來說,想要取得這個成績,必然要經歷種種艱辛與不易。
據李明介紹,2014年,委培畢業后,他如愿入職青島地鐵。彼時,地鐵3號線進入開通倒計時,作為首批電客車司機,他前往北京地鐵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培訓。結束培訓回到青島已是2015年的4月份,距離開通運營不足8個月,李明又迅速投入到新線開通的準備工作中。
“那是最忙碌的一段時間,連續幾個月沒有休息。”原來,在北京培訓期間,李明和同事們接觸的車輛知識、信號知識都是北京標準,回到青島后,大家要重新學習。還有上萬字的行車規范,李明都要牢記在心。李明:“那幾天,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明和同事們如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迎來了3號線的開通。據李明回憶,開通當天他興奮得失眠了,凌晨三點就起床做準備。
那天,當李明駕駛著列車駛進青島北站時,他看到數以百計的市民站在站臺上翹首以待。從他們的眼神中,李明看出了他們的喜悅與期待。李明:“那一刻,我覺得之前的全部付出都值得了!”
“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駕駛地鐵看上去光鮮亮麗,但當你真正踏入這行,你就會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枯燥,因為常年在狹窄的駕駛室里“手指口呼”時,其中滋味必定是有苦有甜、五味雜陳。
李明告訴記者,地鐵列車司機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動作,每到一個站點,打開車門、下車檢查車門是否全部開啟,觀察乘客上下車情況、進入列車關門、查看信號燈、檢查車門是否全部關閉、按動發車按鈕、確認廣播……每個動作都有配套的“手指口呼”。一天下來,要喊2400多次標準化作業口令。
即使是枯燥,李明還是認真對待每一次駕駛。他始終認為,“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專家;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在時間的歷練下不斷長成新的模樣。”
如今,李明作為車隊業務骨干,還承擔起了培養新學員的任務,無私地向他們傳授業務技巧及答疑解惑。經過多批次的帶教經驗累積,他提出“私人訂制”的學員帶教模式,根據個人特點進行針對性補強。幾年來,他先后培養來5批新司機,新學員們已逐漸成為各線的車隊骨干力量。
今年年底,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將正式開通,大青島軌道交通線網已現雛形。線路成網的背后,有數以千計像李明一樣的地鐵司機,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早出晚歸、日夜奔忙,只為用安全守護千萬乘客,用責任守護這座城市的運行。
▲地鐵列車司機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動作,一天下來,要喊2400多次標準化作業口令。
▲接近一米九的身高,穿著筆挺的藍色工裝,還有精干的短發和溫文爾雅的談吐……眼前的李明看上去更像是電視劇里的“中國機長”。
▲像李明一樣的地鐵司機們早出晚歸、日夜奔忙,只為用安全守護千萬乘客,用責任守護這座城市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