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度!動員!誓師!牛年開局,青島抓牢項目“牛鼻子”
開局之年如何開局起步,關系重大,必須精心謀劃,果斷出擊。青島把發力點放在抓“項目落地”上。
2月19日,辛丑牛年第二個工作日,青島舉行全市“項目落地年”調度會議,10個區市、十幾個部門、多家骨干企業亮出“項目單”,排出“工期表”,掛出“任務圖”,表明態度,展示決心。
國家戰略疊加的青島,發展大勢已成,去年年底以來,全市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建議》及《綱要》已經謀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以及“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目標任務。
美好藍圖鼓舞人心,戰略安排催人奮進。開局之年的主要任務,就是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讓藍圖成為現實。如果不能撲下身子抓落實,一切只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項目建設是“六穩”“六保”的關鍵舉措,是調結構、促轉型、打基礎、增后勁的重要抓手,是撬動城市未來的“支點”。
青島把2021年確定為“項目落地年”,就是要把握重點、找準“穴位”,瞄準關鍵領域、關鍵問題,聚力攻堅、攻出實效,用實打實的項目建設開局起步,提振信心,宣示決心,培植城市未來。
這是一次調度會,也是項目匯報會,更是動員會、誓師會。“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對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在區域競爭中爭先進位具有重要意義。”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指出,要居安思危,切實增強抓項目促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狠抓工作落實,筑牢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01 這條“生命線”關乎城市未來
千條線、萬條線,項目建設永遠是生命線;此重點、彼重點,投資永遠是核心點。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福祉等,無不建立在項目建設這個根基之上。高質量發展,就是建立在高質量項目建設上的發展。離開了項目建設,一切就都是無源之水,都是空中樓閣。
各地無不把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抓經濟工作特別是招商引資,見事要早,行動要快,重大項目要加快建設,政策舉措要加快落地。
去年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洽談簽約項目超過240個,總投資額超7800億元。繼2019年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空間后,2020年,深圳又整備了15平方公里產業空間,還加快打造兩個百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產業空間。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再次承諾:“只要是符合深圳產業方向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認為,投資的增長不僅能解決當前問題,還將為未來的增動能提供支撐和保障。穩增長和調結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通過增量來調結構,尤其是要培育發展一些大項目、好項目、龍頭性的項目。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表示,穩投資就是穩增長、穩預期,成都要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
今年以來,各地紛紛加碼項目建設。
1月4日,上海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全市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734億元。
1月4日,鄭州采取“1個主會場+15個分會場”方式舉行2021年第一批20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儀式,總投資138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7.4億元。
2月3日,南京市多個區先后舉行2021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參加集中開工的項目共233個,計劃總投資2319億元。
最近,各地陸續公布2021重點項目名單,截至目前,總投資已經超過21萬億元。
2月7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正式公布,其中計劃新開工18項、在建128項、建成20項。另外,安排預備項目47項。
近日發布的《成都市2021年重點項目計劃》顯示,2021年,成都將實施106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1587.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58.7億元。
《南京市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計劃》提出,將安排重大項目392個,總投資15054.32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2418.39億元。
2021年,西安安排市級重點項目740個,總投資2.5萬億元,2021年度計劃投資3950億元。
泉州2021年安排市重點項目730個,總投資12849億元。
省內的濟南今年年初印發《2021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安排》,共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00個,總投資約1.6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13.6億元。項目數量、總投資額均創歷年來最高。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增長。海量項目建設將為城市強筋健骨,成就城市的未來。
02 競爭異常膠著,一個項目就能決定是進還是退
在“萬億俱樂部”中,寧波、青島、無錫、長沙、鄭州五城2020年GDP都在“12000億+”區間,相互間的差距很小,競爭異常膠著。
其中,排在第12位的寧波領先第13位的青島僅8.14億元,青島領先無錫30.08億元,無錫領先長沙227.96億元,長沙領先鄭州139.52億元。
五城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一個重大項目就可能影響競爭態勢,改變城市位次。
從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看,寧波(增長5.5%)、長沙(增長6.2%)、無錫(增長6.1%)、鄭州(增長3.6%)均高于青島(增長3.2%)。
從目前儲備的項目看,青島也不占優勢。
西安740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2.5萬億元;泉州73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28萬億元;鄭州市重點項目總投資8143億元;
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據此測算,今年全市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30億元,而現有項目計劃投資為6600億元,距離目標還存在缺口。
此次調度會上,各區市、各部門、有關企業紛紛亮出了“項目清單”,其中不乏帶動力強的大塊頭項目——
比如:市北區總投資240億元的國際大健康產業集聚區項目,總投資221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項目;
李滄區總投資151億元的青島國際院士港產業核心區智能制造項目;
西海岸新區總投資203億元的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300億元、利稅60億元;
嶗山區總投資88億元的歌爾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城陽區總投資100億元的軌道交通關鍵裝備產業園項目;
即墨區總投資230億元的奇瑞汽車青島基地項目,達產后年產能30萬輛,產值380億元以上;
膠州市總投資500億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城項目;
……
但從山東省重點項目看,青島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占絕對優勢,特別是缺少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的大項目。
2021年,濟南將實施30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6萬億元;
煙臺初步確定2021年市級重點項目482個,總投資超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超1500億元;
2020年,濰坊111個項目列為省級重點項目,居全省第1位。
濟南重汽新能源產業園總投資1000多億元;煙臺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投資接近4000億元……
投資是經濟增長問題、結構優化問題、自主創新問題,也是財政收入問題和民生問題,投資穩住了,預期也就穩住了。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出。如果青島項目建設不加碼,投資就難以提速,城市發展后勁就會不足,在未來競爭中就將處于劣勢。
“對此,我們務必增強危機意識,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實實在在地謀劃和推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筑牢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趙豪志說。
03 如何抓牢抓實抓出成效?
根據《青島市項目落地年總體方案》(匯報稿),今年,青島將謀深謀實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全年新簽約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80個,簽約項目完成注冊200個、實現開工運營100個以上。推進1850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加快建設,爭取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00個以上。力爭全年完成投資7200億元以上。
項目都來之不易,既然已經定下了,就要千方百計、全力以赴,盡快地落實下來。
如何抓牢抓實抓出成效?趙豪志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聚焦今年項目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全力推動計劃項目落地見效。
今年,青島將發起謀劃招引、提速建設、結構優化、服務保障四場攻堅戰役。大領導招項目。每位市領導至少新引進落地2個30億元以上產業大項目,各區市委書記、區市長、各承擔招商任務的委辦局負責人至少新引進落地1個30億元以上產業大項目。
青島還將在組織領導、統籌指揮、考核激勵、宣傳引導、監督問效五個方面強化保障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作為“司令員”,親自指揮、帶隊沖鋒;市級領導擔任“指揮員”,及時發現、解決困難問題;區市(功能區)、攻勢、產業鏈專班牽頭部門負責人擔任“戰斗員”,現場服務、狠抓落實。
項目建設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必須要以從嚴從實的作風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趙豪志強調,要明確項目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雷厲風行、攻堅克難、真抓實干,敢于攻山頭、炸碉堡,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抓好底線性工作,將“項目落地年”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扎扎實實、經得起檢驗的成效,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經過近兩年的探索與實踐,青島發展的思路已經清晰,“穴位”已經找準,路數打法也已經明確,下步要做的就是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抓牢了項目建設,青島就抓住了明天。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