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核酸檢測實驗室:外地人員主動留青,幾乎24小時運轉
2月19日晚,位于西海岸新區望江路23號的青島海華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內仍燈火通明,這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承擔著青島市部分核酸檢測任務,從客運司機、醫護人員到食品外包裝、冷鏈物流等,從節前保春運到現在的保復工,從青島市不同采樣點采集的樣本分批送到這里進行檢測。臘月廿六至今,這里已經檢測了近4萬份核酸檢測。今年55歲的公司首席科學家李明義這個春節就是在公司里度過的,就像他說的那樣,春節其實是一場硬仗,越是春節,他們的壓力越大。
海華生物醫學檢驗實驗室內檢驗人員正在做核酸檢測。
過年期間完成4萬余份核酸檢測
2月19日晚8:00,最新一批核酸檢測樣本送到海華生物醫學檢驗實驗室內,這批來自冷鏈企業和醫院的樣本要在6小時內全部出結果,所以實驗室又要挑燈夜戰,像這樣的工作狀態,他們已經持續了近一年。
“節前保春運,節后保復工。”海華生物醫學檢驗實驗室主任李易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近期工作的重點。隨著市民對核酸檢測的重視以及政府對醫院、交通等相關部門核酸檢測頻次增加的要求,他們的工作也越來越忙。從采樣人員、實驗檢測人員到出具報告等,目前整個實驗室近30人每天奮戰在核酸檢測的戰斗一線。
“實驗室檢測人員一般工作到凌晨四五點,采樣人員早晨6點左右就出門了,所以整個實驗室可以說是幾乎24小時運轉。”李易說。
春節前,可以說是實驗室最忙的時候,司機、醫護人員、返鄉人員、冷鏈運輸人員等等,各個領域的檢測需求不斷增加。
為保春運,節前他們要對西海岸新區包括公交司機、出租車司機、高速工作人員等在內的6600余名交通運輸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一直忙到臘月廿九;由于醫院不休,他們對應的醫院大年三十也送來了檢測樣本;而與市民春節息息相關的冷鏈食品更是他們的重點檢測對象,對于進口監管倉檢測,按照要求需在四個小時之內出結果,采樣后,1個小時送到實驗室,實驗室3個小時出結果……這樣高強度的要求對于他們的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李易介紹,一次咽拭子采樣雖然只有短短一分鐘,但到了實驗室,從樣本滅活到核酸提取、上機擴增再到出具結果,最快也要耗時四個小時。實驗室檢驗人員在負壓的環境里,穿戴全套防護裝備,長時間坐在實驗臺前,面對密密麻麻排列的試劑盒,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李易告訴記者,檢測樣品一般集中在中午12點和晚上6到8點送到實驗室,進口冷鏈在四個小時之內出結果,非進口的冷鏈要在12~24小時出結果,如果晚上8點送來,他們就要挑燈夜戰,所以,實驗室的燈幾乎全天亮著,他們的工作也全天開展。
實驗室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休息,初三回來就工作到晚上12點,而初五工作到凌晨4點。李易介紹,春運期間,西海岸新區7000名交通運輸工作人員每七天就要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2月16日也就是大年初五,他們開始了新一輪核酸檢測,一天就完成了近7000名交通運輸工作人員的采樣工作,為了盡快完成檢測,他們工作到凌晨5點。
“從臘月廿六到現在,粗算下來一共完成4萬份左右核酸檢測。”李易說。
其實,海華生物醫學檢驗實驗室已經是有多次戰果的實驗室了,2020年十月全民核酸檢測,他們實驗室就完成了近40萬份核酸檢測任務,而前不久河北石家莊全員檢測他們也支援檢測了26萬份左右。
90后外地小嫚
主動留青過年,和同事一天完成近1700份核酸采樣
雖然實驗室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休息,但為了應對突發情況,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實驗室有許多外地人員主動留青過年,1997年的河南小嫚姚仙藍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為我們提供了公寓,還有過年期間的各種保障,就像在家過年一樣。”姚仙藍說,別看年齡小,這已經是她第二年沒回家過年了,由于自己比較獨立,父母對她也比較放心,過年期間還有眾多同事與她相伴,所以并不覺得孤單,“大年三十我們還一起包了水餃,很開心。”姚仙藍說。
姚仙藍正在做核酸采樣。
姚仙藍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園區采樣和出核酸檢測報告,“我們是核酸檢測的第一步,就是拿著棉簽采集咽拭子。”姚仙藍說,隨著技術不斷完善,采樣環節已經相對安全了,他們有專門的屋子,在玻璃墻上只露出來手,在屋內他們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頭套。
在大年初五為西海岸公交司機進行檢測的工作中,她和同事4人一天共采了1700多份,從早晨7點半一直工作到下午4點半,“這其實是我們正常的工作量。”姚仙藍說。
由于年齡比較小,姚仙藍接觸核酸采樣工作時間并不長,“剛開始其實有些不適應,因為精神高度緊張,工作中也有許多細小的事情需要注意,所以每天感覺很疲憊。”姚仙藍說,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后也就好多了,她也慢慢發現工作的樂趣。
姚仙藍說,咽拭子采樣這個環節其實有的人是很害怕的,她就遇到過一個人,棉簽剛放到對方嘴里還沒接觸,對方就產生嘔吐反應,這其實是心理作用,在姚仙藍的反復安撫下,經過4次采樣,才終于采樣成功,姚仙藍也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
2月19日,她又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來園區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進行采樣。
60后科學家
疫苗實驗在進行,實驗室里過大年
2月19日,在青島海華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里,除了醫學檢驗實驗室高速運轉外,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開展,公司首席科學家李明義主要負責這個項目。
李明義今年55歲,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就開始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我們的疫苗實驗已經進入第三批實驗階段。”李明義說,第一批實驗從去年4月開始,到去年年底都有保護作用,保護期達9個月,第二批和第三批實驗分別從去年五月、六月份開始,由于實驗不能中斷,所以今年春節他就住在了公司里。
“我們的實驗動物是小兔子,春節期間要正常食喂,保證其生活環境清潔并且每周要采一次血,檢測抗體。”李明義說,他們的疫苗采用噴鼻式,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噴鼻后一周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保護期在6個月以上。
今年春節對于李明義一家來說也是特殊的一年,一家四口分三地過年,大女兒在國外留學,愛人和小女兒在家過年,自己則在實驗室里,“現在通訊這么方便,我們通過微信視頻就能團聚。”李明義說,春節其實是一場硬仗,越是春節,他們的壓力越大,所以不能松懈。
作為公司首席科學家,李明義是有著30余年動物冠狀病毒實驗經驗的“老”專家了,目前是包括青島農業大學在內的國內四所農大的博士、碩士生導師,也是國家禽流感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評審專家等,其在業內的地位舉足輕重。
李明義說,他們的疫苗試驗是目前山東省內研發出來的唯一一個新冠病毒疫苗,入選山東省發改委公布的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