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任務完成,奔赴土耳其的即墨藍天救援隊即將回國
搜救任務完成“藍天”即將回國
奔赴土耳其的即墨藍天救援隊圓滿完成震區各項任務
土耳其當地時間15日凌晨,5名即墨藍天救援隊隊員和其他救援人員一起,經過60多個小時的連續搜救,又一次完成了高難度的救援任務。北京時間2月15日下午,青島市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介紹,根據救援工作總體安排,他們將結束在土耳其馬拉蒂亞的救援任務陸續回國。從當地時間2月12日凌晨開始,即墨藍天救援隊同土方及中國其他救援隊伍一起,克服惡劣環境等困難,在土耳其城市馬拉蒂亞連續參與搜救任務。
救援隊在搜救。
不放過任何生還的希望
記者了解到,當地時間2月14日下午1點許,即墨藍天救援隊的董剛、張宇、徐方濤、李捷、吳倩倩5人,在土耳其被臨時整編進中國藍天第7特勤隊,多點位展開搜救工作。他們和來自山東棗莊的3名隊員到達馬拉蒂亞的阿塔公園作業區,與連續工作31小時的四川藍天救援隊進行交接,根據工作進度重新進行研判評估并制定救援方案,采用頂部移除減重、側面頂撐的辦法進行搜救工作。
“現在是土耳其時間凌晨1點多,這是本次救援最難的一個點,因為建筑質量問題,隊員不敢貿然突進,救援目前已超過了40個小時。之前在這個點找到了多名罹難者,土耳其軍方使用的儀器顯示有生命跡象,當地應急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顯示,還有一家三口在里面……”北京時間15日,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傳回這樣一條消息。
當天下午,記者從董剛處了解到,經過藍天救援隊、土耳其礦山救援隊60小時的聯合奮力拼搏,一家三口終于被找到,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全部遇難。中土兩方救援隊和土耳其軍方共同研究,之前用儀器測到的熱源疑似為寵物貓。
“藍天”感動土耳其大媽
“在馬拉蒂亞發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讓當地民眾和參與救援的隊員都流下淚水。”董剛介紹,在救援現場,當地很多民眾的家人被埋在廢墟下,由于余震不斷無法在短時間內救出,救援人員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清理混凝土磚塊進行搜救。
一位土耳其大媽流著淚水對救援隊員說,她27歲的兒子就在面前的這堆廢墟下,很感謝中國的救援隊能來救出孩子,大媽的鄰居說她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救援隊隊員秦曉娜立即拿出當地人送來的馕圈等食物,要大媽一定吃下去。大媽不吃,秦曉娜說“你不吃我也不吃”,當翻譯對大媽說完后,她們每人吃了一半,這個場面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白天還能好一點,尤其是到了晚上,搜救工作十分艱苦。因為當地氣溫太低,搜救隊員只好每兩個小時輪換一次,輪換下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披著毯子躺下休息一會,很累很冷。”董剛介紹,盡管條件艱苦,但當地民眾的友善一直激勵著隊員們。看到救援隊員當地民眾會喊“China”,然后伸出大拇指。看到隊員隨身帶了壓縮餅干,他們擔心吃不好,經常送來咖喱飯和面包,這也讓隊員十分感動。
結束搜救將陸續回國
“當地時間15日,最后的搜救任務完成后,救援隊員將按照中國藍天救援總隊的總體安排,準備按照審批程序陸續回國。”董剛介紹,北京時間2月10日奔赴土耳其至今,已經近一周時間,在土耳其馬拉蒂亞參加救援的幾天里,5名藍天隊員代表中國力量、青島力量,克服嚴寒、食物緊缺等困難,和來自各條救援戰線的隊員一起連續奮戰,圓滿完成了在土耳其馬拉蒂亞的抗震救援任務。
撤離土耳其前,即墨藍天救援隊的5名隊員在隊長董剛帶領下,與土耳其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前來送行的居民以及被救者代表進行了友好交流,最后合影留念。土耳其當地AFAD最高指揮官說,“非常感謝藍天救援隊,中國人非常有愛心,感謝中國,感謝藍天。”(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鄒忠昊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