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轉基因玉米導致動物異常 2010年9月21日,《國際先驅導報》發表題為《山西部分地區大老鼠絕跡,被指與轉基因玉米有關》的報道,引起軒然大波。報道稱:山西、吉林部分地區“老鼠變少,母豬流產……動物的種種異常讓人不安。天敵變多、玉米發霉、生態污染……種種可能被一一否定,唯一與所有動物異常聯系在一起的線索只剩這些動物吃過的食物———一種“父本為轉基因玉米”的玉米品種“先玉335”。 根據中國農業部門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其母本為PH6WC,父本為PH4CV,均為先鋒公司自育。《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稱,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了關于PH4CV的信息……PH4CV的開發包括了使用BT和HT轉基因技術———這是用于商業化大宗農作物的僅有的兩類轉基因技術。” 不過,就在《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發表的當天,先鋒公司的母公司———美國杜邦公司就發表聲明說,先玉335不是轉基因玉米。杜邦公司聲明稱,在中國,有關轉基因玉米的進口、試驗與銷毀是需要經過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專家們的嚴格評審和農業部的審批來進行的,未經農業部批準,決不會把任何轉基因材料釋放到田間。 9月30日,中國農業部一位負責人表示,“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在中國選育的玉米雜交種,農業部已組織有關單位對市場上的“先玉335”玉米種子進行了檢測,均未檢出轉基因成分。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運用轉基因技術培育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新品種,能夠降低農藥、肥料投入,對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產品品質、拓展農業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9月27日,科普作家方舟子也發表博客文章駁斥了《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他表示,文章中提供的“母豬流產”的“事實”缺乏證據,而“老鼠減少”則很可能是養貓增加,以及建筑材料的改變造成的,把它們和“先玉335相聯系”缺乏證據。 更重要的是,該報記者“擺了一個大烏龍”。他們雖然查詢了美國的專利說明,卻有意無意地歪曲了專利的內容。專利說明很清楚,PH4CV是自交系玉米,是由單株玉米連續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天然”玉米,既非雜交玉米也非轉基因玉米。專利內容里提到轉基因,是在權利說明里頭的,意思不過是說該自交系玉米可以用做培育轉基因玉米的材料。方舟子還說,美國種的玉米有80%都是轉基因的,如果這樣的玉米會引起老鼠死亡,那美國的老鼠還不死光了? 雖然《國際先驅導報》的文章被證明是“烏龍”,但仍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據11月2日的《魯中晨報》報道,刊發之后,給農民、養殖戶、糧食販子、經銷商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農民首先產生恐慌,一些種植先玉335的農民不敢再吃自己種的玉米磨成的面;糧食販子開始壓低價格收購先玉335,同時他們也發現,養殖戶拒收先玉335。 因為先玉335種植面積很大,所以“轉基因玉米”的傳聞引發的恐慌效應相當顯著,也有人試圖從中牟利,有競爭關系的種子公司試圖說服種植先玉335的農民改種他們的作物。隨著農業部和杜邦公司發表聲明,農民、糧食販子和經銷商的心態開始穩定,“轉基因玉米風波”的影響慢慢消褪。 至于轉基因食物的安全問題,我們或許可以用來自國際機構的一些文件內容來進行說明。世界衛生組織在《關于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中表示:“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風險評估并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此外,在此類食品獲得批準的國家,普通大眾對這些食品的消費未顯示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則在《糧食及農業狀況,2003-2004》中說:“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尚未發現可驗證的、因使用由轉基因作物加工的食物而導致的有毒或有損營養的情況。數以百萬計的人食用了由轉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主要是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但未發現任何不利影響。” (本報記者 劉錚) 【點評】 “轉基因”一直都是謠言的“重災區”。一些極端組織的影響與社會公眾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的恐懼相互交織,造就了一系列轉基因謠言,從不靠譜的普茲泰實驗、葉爾馬科娃實驗,到“轉基因是美國的生物武器”、“美國(歐洲、俄羅斯)人不吃轉基因”,謠言種種,不一而足。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確實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明白的,在可靠的科學事實前提下的討論,也并無不可。但我們始終應當銘記,再正確的主張、再合理的權利都將因為謠言而變得不堪一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