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岔黑”養殖基地里,高清攝像頭監控者豬的養育全程,網友可以隨時監督
談有機農業:中國不可能做到純有機 我經營誠信
作為一線“農民”,趙波對目前熱炒的有機農業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國內的環境不可能做到完全有機,因為即便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和添加劑,也無法避免空氣和水質和污染,所以“有機”只是一個噱頭,而“里岔黑”也從不宣傳“有機”,但產品卻供不應求,其中的奧妙在哪里?趙波說,因為他經營的是“誠信”。
“里岔黑”采取會員制銷售,所有會員均可登陸網絡對養豬過程進行視頻監控,記者在“里岔黑”養殖基地里果然見到了這些高清攝像頭,這些還都是表象。在銷售過程中,里岔黑豬實行“四定”模式。具體來說,里岔黑豬一律由膠州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認定并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飼養和管理的養殖場進行定點飼養;出欄的商品豬一律進行定點屠宰,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嚴格按照檢疫程序進行檢疫;一律由膠州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專賣店進行定點銷售;屠宰后42小時內未售出一律予以撤柜,以確保豬肉品質。
當時里岔黑在我市東部一家超市進行專柜銷售的時候,超市要求對48小時內沒有售完的豬肉進行處理加工后二次銷售,但是卻遭到了趙波的拒絕,他果斷的將剩余的豬肉運了回來,終止了與該超市的合作,“因為我們經營的是誠信,我們不能違背這個基本原則。再好的豬肉,一旦過了保質期,也就是臭肉一塊,超市這樣做,無疑是砸里岔黑的品牌。”趙波說。從此之后,趙波基本固定了專賣店銷售的模式,不再進超市和酒店,所以,顧客想在酒店里吃到正宗的“里岔黑”是很難的。
“里岔黑進飯店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飯店買了我500斤里岔黑,結果端上餐桌的就會變成1000斤,——他把普通豬肉也當成里岔黑賣了,這怎么能行?我交給誰也不放心。”趙波說。
如今,在里岔黑專賣店里,一個雞蛋能賣到3塊錢,這還是會員價,而蔬菜更是比市場價高出數倍,但仍然被會員所接受。
趙波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次趙波將農場里出產的南瓜擺在了專賣店里,其實只是當成一個裝飾,但是有一名會員就是看中了這個南瓜,硬要花錢買回去,當時售貨員對會員說,不瞞您說,我們農場種的南瓜就不是賣的,而是用來喂豬的,但越是實話實說,會員越是信任,執意要買。“我深受感動,更堅定了我要把誠信經營下去的決心。”趙波說。